Connect with us

中國

駐京周記:低空航空器掀「空間革命」 成鏈博會寵兒

發佈於

【明報專訊】配送無人機穿梭樓宇間,「空中的士」在景區上空開闢觀光航線,農業無人機完成萬畝農田植保作業——這些多年前的科幻場景,正隨着低空經濟爆發式增長成為現實。

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周三(16日)在北京開幕。在智能汽車鏈展區,廠商紛紛將低空航空器擺在展廳最顯眼位置,低空航空器成為鏈博會廣受關注展品。

在億航智能展區,EH216-S型低空航空器吸引媒體和觀眾的眼光。它有16個旋翼,外形酷似長滿螺旋槳的直升機,長6.05米、寬5.73米、高1.93米,可載兩人,能垂直起降,單次飛行最長里程為空中直線30公里,最大飛行時速130公里,由地面指揮調度系統管理空中多架航空器飛行秩序。

EH216-S已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號合格證(TC)、生產許可證(PC)及標準適航證(AC),可用於載人交通、空中遊覽、空中物流、醫療應急響應等,並已展開在上海龍華機場黃浦江畔「eVTOL觀光遊覽航線」的常態化試運。

出行縮時 公司稱助大城市去中心

「如果要去500公里以外的距離,我更建議坐高鐵或民航客機。但是如果城市內3至50公里距離的出行,低空飛行器就更適合。」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稱,低空出行是把過去不確定的一小時出行時間,縮短為10至15分鐘。他認為低空經濟將有助大型城市去中心化,「每一個地方其實都是一個小的中心,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有最便捷的交通,這是低空經濟最核心的發展」。

低空經濟規模料10年增2萬億

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也

聯手「峰飛航空」,帶來一款載人飛行器。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飛行器續航時間約1.5小時,可載5人、飛行250公里。實際測試中,從深圳20分鐘可飛抵珠海(地面交通需2.5小時)。預計在2026年取得所有飛行牌照後,會投入試點飛行。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中國低空經濟今年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35年有望達3.5萬億元。在業者的解說,我們看到低空經濟不僅是個萬億級市場,更是場「空間革命」。當然,安全仍是大眾最為關注的重中之重。

駐京記者 王佩凡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