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熱傷害:輕則熱痙攣 重則中暑攞命

【明報專訊】在烈日當空下運動,有不同程度的熱傷害,中大體育運動科學系助理教授潘梓竣解釋,中暑是最嚴重的熱傷害,而不少人會出現熱痙攣及熱衰竭。
•熱痙攣:屬於輕微的熱傷害,患者感到肌肉不適,出現肌肉痙攣或抽筋,但神志清醒
•熱衰竭:患者大量出汗、疲倦、頭暈、惡心、嘔吐等,顯示身體散熱能力已接近極限,一旦處理不當,最終可導致熱中暑
•熱中暑:最嚴重的熱病,體溫超過40℃,伴隨意識模糊、抽搐、昏迷,甚至多器官衰竭,需緊急救治
他提醒市民若在運動中感到頭暈、心悸或惡心,應立即停止活動,移至陰涼通風處,飲用含電解質的飲料,並用濕毛巾或風扇降溫。若症狀持續惡化,如意識不清或體溫持續升高,必須立即致電999求救。
預防中暑6大關鍵
‧避免在濕熱環境下劇烈運動
‧選擇清晨或傍晚,並優先選有遮蔭的公園或樹林做運動。室內運動場也是較安全的選擇
‧在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透氣及寬鬆的衣物,減少吸熱
‧時常補充足夠水分,以防脫水
‧運動前,先查閱當區氣溫及濕度,以調節運動時間及強度
‧運動後避免快速降溫,如直接進入冷氣房或冲冷水浴;建議用溫水擦身或風扇輔助,逐步降低體溫
[健康]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認清身體酷熱警告 炎夏運動前中後補水 (2025-07-21)
拆解迷思:裸露上身運動反更熱 (2025-07-21)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