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摩通港總裁:員工不學AI 不夠人爭

發佈於

【明報專訊】躍進人工智能(AI)時代,摩根大通香港行政總裁兼北亞太區主席關金星接受本報訪問時提到,摩通不論員工年資或職級均要認識AI,否則「沿用舊方法做事,一定不夠別人競爭」。加入摩通約27年的關金星回顧多年工作稱,現時企業職位種類增加,鼓勵年輕人裝備自己,擴闊人脈。談到港星競爭,她說兩地均是「高壓力城市」,分別可享來自內地及東南亞的機遇。

明報記者 施晉宇

倡STEM加入AI內容

關金星近日接受本報等媒體訪問稱,摩通員工需認識AI,包括了解AI在市場應用範疇和程度,以及如何用AI協助工作。至於日後會否聘用更多AI人才,她稱銀行業聘用林林總總人手,包括資訊科技及AI專家,她亦鼓勵有興趣青少年多接觸,並建議校內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加入AI內容。

1998年起加入摩根大通,關金星回顧工作點滴時,難忘某次見客時遇上不懂回答的問題,當刻非常尷尬,回家後更沮喪得想哭。但她說,更重要是化挫折為動力,「戙高牀板」勉勵自己下次準備好,日後面對同樣處境,大可先致歉並承諾在指定時間內找到相應資源答覆,相信客人亦會合乎情理。

現今職種繁 多裝備擴人脈選擇增

關金星分享,小時無打算投身銀行業,加上父母做小生意,她對企業運作認識不多。她認為,即使中學畢業生現階段未定就業方向,亦毋須太擔心,現時企業需要不同範疇的人才協助,職位種類增加,考生大可選擇靈活度較高學科,尤其要打好語言及數學基礎,相信「裝備一定條件,選擇自然會增多」。她又認為,可擴闊人脈,透過對話認識不同界別的人,相信久而久之可找到感興趣的方向。

留港或負笈均可吸經驗 勿隨波

適逢中學文憑試(DSE)上周放榜,被問到如何鼓勵年輕人把握留港發展機遇,關金星認為毋須刻意鼓勵考生留港或負笈海外,無論哪個選項均能累積經驗。她勸勉考生「不要受限於身邊人選擇」,應多了解自己想法,「想學什麼,認識什麼,哪裏會有更多機會」,勿隨波逐流,「現時流行的未必最適合你,未必是你最喜歡從事或做得最好範疇」。

關金星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會計學學士學位、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先後在香港及新加坡擔任不同職務。談到港星的機遇和挑戰,關形容兩地均是「高壓力城市」,父母期望高、子女讀書辛苦,但兩地學生成績好,職場競爭力一樣高,做事靈活。

關金星認為兩地機遇不一,舉例香港靠近內地,大灣區有不同發展,而香港人才學好英語,亦可到英美等地工作;新加坡同樣採取雙語教學,但當地人有較多機會到其他東南亞國家發展。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社創賽三成項目關AI 冠軍隊聊天室助同窗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