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從心做起的教養:「小狐狸打架是有原因的!」

發佈於

【明報專訊】妹妹問媽媽:「你知道嗎?原來小狐狸兄弟們會打架的!」

媽媽回答:「是嗎?為什麼?」

妹妹:「因為牠們要為他日覓食做準備!」

聽到這個回答,我和先生對望一眼,異口同聲說:「原來如此!」

手足矛盾:愛與恨只差1秒

兩姊妹一起玩卡牌,說好了玩「潛烏龜」,但當準備開始時,其中一人就說要玩「鋤大DEE」。當然有人興高采烈,另一人尖叫投訴。事情發展輕則互不相讓,重則大打出手。單純觀察手足之間每日的傾偈、玩耍、食飯、處理日常事務,手足衝突的「激發點」如此的多……誰先洗澡?誰可以坐在爸爸旁?誰可以先踏出家門?在飯桌上誰可以先回答問題?爭奪、嫉妒、不忿、投訴……很多在生活當中的互動,都讓好需要「和諧」的家長頭痛。

一時糖黐豆,一時水溝油。兄弟姊妹間的矛盾,起源至本來「得天獨厚的愛」受到威脅。當媽媽懷有第二胎,原本家中唯一的孩子因而成為哥哥姊姊,他/她由升級的喜悅到利益受到威脅的擔心,兄姊們開始知道他們的「獨享」變成「分享」父母的愛,那一種「第三者介入」的恐懼、嫉妒、擔心……就造成永無止境手足之爭的序幕。

嫉妒:表達不安全

在孩子的眼中,總存在強烈二元對立「你有,我就沒有!」、「你多,代表我少」。爸爸先回應姊姊的問題,妹妹就會覺得自己的話不會被聽見。在親職輔導當中,不少時候家長會認為「嫉妒」是一個負面的情緒,時會否定孩子這個表達為嫉妒,時會為這個情緒貼上負面標籤。

「媽媽,你告訴我,你最愛哪一個?是我,還是弟弟,只能二選一!」孩子會威迫家長向其示愛,肯定他是唯一及最高地位!作為輔導員,我們聽出孩子表面需要一個答案;而在情緒冰山的底層,則是渴求無條件的肯定和連結。孩子需要你!需要你的愛,需要你保護、確保他是被照顧和安全的!

眼看着自己的玩具、以前用的牀鋪、長輩及客人的注意力、父母的時間,全都向弟妹傾斜,這個心情對小小的心靈確實猶如「生命受到威脅」,因此他做出強烈的情緒和行動反應絕對不過分。當然,孩子們漸漸成長,那一份威脅與協作的情感將手足矛盾提升另外一個層次。

結盟與背叛、利用與排擠

在自然界,小狐狸聚在一起,互相保護;在家,小狐狸互相打架,鍛煉身手!而在人類世界,當兄弟姊妹在陌生環境中,他們會手拉手排成一線,並總是一起行動,互相壯膽。回家,他們就開始拋棄盟友,手足一同做錯被父母發現,很多時會互相推卸責任,或利用「幫助另外一人」為藉口解脫及轉移視線。當鄰家孩子過來玩耍,孩子或會聯同新朋友去排擠自己的手足……這些複雜的互動,全部都是小狐狸鍛煉自己控制場面,測試自己人際交往能力,最終都是為他們成年後能夠自立作準備。

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是幼兒了解自己及外間世界的自然實驗室,在親密和充滿愛的家庭中,有手足的小朋友的管理分歧能力、說服他人的能力、適應力和情緒覺知能力都比其他獨生子女高。當父母將手足之爭看成「小狐狸為他日覓食做準備」時,孩子不會因「練武」而受責;同時也借手足衝突的機會連結孩子,向每一個孩子展示你的愛、保護和肯定,最終,建立溫暖和積極的兄弟姊妹關係的好處將會持續一生。

文:馬學駿、黃語恩

作者簡介:夫妻育有兩名女兒,將靜心及善養的理念融入親職中;熱愛走訪自然及推動身心靈健康活動。著有《陪孩子學靜心 從心做起的教養》及《生命行者-生命教育教材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63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親子筆陣.國際親子台:100分以外的優秀 (2025-07-22)

讀樂樂:不平凡的李曾超群 (2025-07-22)

荷事荷地:荷蘭過生日 反而要請客 (2025-07-22)

教大GPS:從爭端到調解 (2025-07-22)

網樂天地:史拿勇奪溫布頓的啟示 (2025-07-22)

窗邊的小荳荳:消失的八達通 (2025-07-22)

簡易廚房:青瓜涼拌手撕雞 開胃易煮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