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狄志遠:施政報告建議——「請向下望」 建造一個弱勢安心的社會

【明報文章】香港走過了動盪歲月,社會秩序逐漸恢復,但我們不能因此忽視那些在發展浪潮中被遺忘的群體。當政府忙於追求經濟數字、國際排名和宏觀指標時,我們必須提醒決策者:「請向下望」——看看那些在社會底層掙扎求存的市民,看看那些默默承受生活重壓的家庭,看看那些被邊緣化的弱勢群體。
真正的城市競爭力,不在於摩天大樓有多高,而在於社會保障網有多穩固;真正的施政成效,不在於GDP(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多快,而在於最弱勢的市民是否能夠安心生活。一個文明社會的標準,從來不是看它如何對待權貴富豪,而是看它如何照顧最需要幫助的人。
當我們看到16.4萬名照顧者默默承擔家庭重擔;當我們看到政府聘用殘疾人士比例見歷史新低;當我們看到貧窮率高達23.6%(2020年政策介入前數字)卻缺乏精準扶貧機制;當我們看到削減7%社福撥款直接影響基層服務——我們必須承認,香港的發展成果並未惠及每一個人。
從根本轉變思維
政府面對財政挑戰時,習慣把社會福利視為可以隨意調節的開支項目。這種「向弱者開刀」的做法,不僅違背社會公義原則,更是短視的政策思維。我們需要的是思維上的根本轉變:從把社會福利視為政府負擔,轉變為把它視為社會投資;從把扶助弱勢視為施捨,轉變為把它視為社會責任。
建造一個弱勢安心的社會,需要的不是零碎的政策修補,而是制度性的改革和重構。我們必須建立以人為本的政策框架,確保每項政策都以改善市民生活為出發點,以保障弱勢權益為底線。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建立更開放、更透明的決策機制,讓受影響的群體能夠真正參與政策制訂過程。
從加強殘疾人士就業支援,到建立全面的照顧者支援體系;從重設貧窮線、建立精準扶貧機制,到堅決反對削減社會服務撥款;從優化公眾參與機制,到完善醫療收費豁免制度;從反對籃球博彩合法化,到推動性罪行法律改革——這些不是抽象的政策概念,而是對實實在在之社會需要的具體回應。每一個建議背後,都有無數個家庭的希望和掙扎,都關乎最需要幫助群體的基本權利和生活尊嚴。
「請向下望,建造一個弱勢安心的社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我們對香港未來的具體承諾。筆者相信,一個真正偉大的城市,必定是一個能夠照顧好每一個市民的城市;一個真正成功的政府,必定是一個能夠令最弱勢群體也可安心生活的政府。
作者是新思維主席、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狄志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