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文科出身助易地而處 法律背景善應對抄襲

發佈於

【明報專訊】與團隊研發視障者輔助裝置Seekr的Lamia Sreya Rahman於1997年在港出生,幼稚園到大學都在香港就讀,2019年從港大美國文化研究及犯罪學本科(文學士)畢業後,再到中大攻讀法律博士及完成法學專業證書(PCLL)課程。與一般理科出身的創科創業者相比,文科出身的她認為文學院訓練可助她易地而處、理解用家所想,而法律知識則助她應對「抄襲者」挑戰。

讀犯罪學掌人心 重對等溝通

以犯罪學為例,不少人誤解學科「就是研究殺人犯」,但Lamia說,其實該科更核心是讓她理解人的行為和心理,對她推廣裝置尤其有幫助,例如她會採用對等心態與視障者溝通,「他們有能力與常人一樣做相同的事,但需用不同方法」;反之,如用做慈善心態接觸視障者,永遠不會得到對方接納。她說其產品與市場其他類近裝置的切入點不同,裝置並非視障者的醫療輔助工具,而是伙伴。

在一次應對遭人抄襲的經歷後,她亦用上法律知識,助公司避免同類風險。她憶述當時獲潛在投資者相告,說網上有人抄襲其產品,並用相近名稱「Peekr」做宣傳,她致函對方表明會興訟後,對方終知難而退。事後她與團隊汲取教訓,凡向第三方提供任何重大商業資訊,都會與對方簽署雙向保密協議(MNDA),並為研發成果申請專利。

重私隱保護 系統模糊人臉車牌

擁法律背景亦令Lamia尤其重視產品的私隱保護,當裝置攝到人臉、車牌等涉私隱資訊,系統會自動作模糊處理,除非獲用家同意協助數據訓練,否則所拍照片在上傳雲端分析後不作保留。她說,團隊曾收到要求,希望加入功能助認知障礙症長者「認人」,例如見到親友時系統可提示用家「這是你妻子、孫女、孫仔」;不過,由於私隱問題有待梳理,例如如何尋求被辨識者的知情同意,故相關功能暫不推出。

睹父從商跌宕 曾盼穩定終創科

Lamia的父親是企業家,曾經歷高低起跌,故她求學時一直想當律師過穩定生活,創業從來不是選項。她曾在律師樓實習,同期她有份創立的公司業務正增長,經掙扎後決心留守創科界。她說這是直視內心後所作的決定,創科不比律師工時短,但想到多年付出、裝置可改善他人生活,「成與敗均在自己,做決定就變得容易」。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看圖說景物 文科生創AI導盲伙伴 初遭漠視現獲日美青睞 體會首要理解用家所需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