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簡樸房認證考察不限身分 房局:指明專業人士負最終責任

發佈於

【明報專訊】《簡樸房條例草案》擬議由指明專業人士證明單位符合「簡樸房」居住環境最低標準,相關核證報告須基於專業人士或其安排進行實地考察所述。有立法會議員昨在法案委員會會議上質疑是否容許業主代為實地考察。房屋局回應稱,暫未有列明獲委派者的規定,強調最終責任落在指明專業人士,他們須確認報告穩妥。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詢問是否容許業主代指明專業人士實地考察,抑或獲委派者必須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房屋局副秘書長(特別職務)王明慧指出,倘委派非專業人士考察單位,當專業人士對考察報告內容有疑問,可親身或再委派他人考察,因此當局暫未見有必要規範獲委派者是何人。王強調,最終責任落在指明專業人士,他們須簽署核證報告,並確認報告「百分百穩妥」。

民建聯李慧琼擔心,以往樓宇維修有部分專業人士「低價入場」,但最終須付「天價」,造成社區怨氣,建議若有市建局為市民格價,令事情「軟着陸」,盼當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簡單。

李慧琼:社區或有怨氣 倡當局助格價

王明慧指出,11萬個劏房中,約7萬個做簡單執整即可,其餘劏房則需較多改造;而市場有約8000名指明專業人士,亦提供12個月登記期及36個月寬限期,共4年時間讓3萬多個劏房執整,相信市場能慢慢消化;又說要尊重巿場訂定的價格,當局會在專題網站提供認證費用等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