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警申加刑獲批 21歲男助騙徒收款判囚50個月 (18:21)

兩名長者2023年收到「猜猜我是誰」騙案電話,騙徒要求他們分別交出8萬元及10萬元「保釋金」來為犯事的親人保釋。上門收騙款的21歲男子早前承認兩項串謀詐騙罪,今(21日)於區院判刑。法官練錦鴻判刑時稱這是「極之普遍的電騙案」,騙徒利用年長受害人對親人的關心來騙款,而該些或是他們的所有積蓄;騙徒行為令社會大眾不齒。警方以同類案件日漸猖獗以及對社會有嚴重影響為由申請加刑,獲法官批准加刑25%,被告遭判囚50個月。
被告為林煒喬(21歲)。法官引述辯方求情內容指,被告曾任侍應,他在求情信中提及祖母因病離世,他卻因身陷囹圄而無法為家人分憂。法官稱,無論被告在口頭上如何後悔,其行為已對社會造成損失,而且被告只能向警方提供其他嫌疑人的花名,無助拘捕行動。法官以48個月為量刑起點,部分刑期分期執行,經認罪扣減後原判監40個月,但法官批准警方的25%加刑申請後,被告終被判囚50個月。
案情指,76歲羅姓老婦2023年10月18日接到來電,對方自稱是她的孫兒,因傷人被捕,須支付8萬元保釋金。被告到羅的住所,收取8萬元現金。羅的兒子得悉事件後報警。
騙徒同日也以相同手法欺騙另一人,96歲陳姓老翁當日收到來電,對方自稱是其二兒子,因打架被捕,須支付10萬元保釋金。陳翁因身上只有5萬元而先到銀行提款。後來陳翁的媳婦回到家,確認陳翁的兩名兒子均沒被捕,陳翁遂報警。警員在陳翁住所埋伏,拘捕上門收錢的被告。被告在警誡下表示「等錢洗」及朋友招募他收數「搵快錢」。
被告在警誡錄影會面稱,他在社交遊戲應用程式「WePlay」結識的朋友招募他做收錢工作,每收取1萬元,就可獲100元報酬。被告知道收取的款項是詐騙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