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專家證人:倘有水密 船不會兩分鐘內沉沒

【明報專訊】2012年南丫海難39死,死因研訊昨續審。死因庭傳召最後一名專家證人Anthony York作供,他稱假設「南丫四號」舵機房及油箱房之間安裝水密門,撞船只會導致油箱房和引擎室破損入水,舵機房可以維持密封,船會浮在海面。專家續指出,假設裝上水密門,整艘船不會在兩分鐘內沉沒,可爭取時間搜救。
穩性數據錯誤假設完全水密
船舶工程專家Anthony York獲警方委聘調查海難,事後登上南丫四號視察殘骸。他供稱,圖則列明舵機房及油箱房之間為水密艙壁,惟檢驗發現兩艙之間的通道無裝水密門,與圖則不一致。
York早前按照驗船結果,重新撰寫破艙穩定性計算書。他表示,船廠於2005年提交的穩性數據,錯誤假設兩艙完全水密,無法評估艙室注水的實際影響;若以不設水密門為前提,會發現艙室受損後,水位會超越限界線,令整艘船入水翻側。他稱,若船廠當年提交正確估算,海事處會發現結果不合格,便不會通過計算。被問到船廠如何補救,他說最直接的解決方法是裝回水密門,保留水密設計。
指舵機房防水可產生浮力
York認為,假設南丫四號有裝水密門,即使與「海泰號」相撞,注水範圍只限於油箱房和引擎室,舵機房完全防水,有助產生額外浮力(additional buoyancy),令船保持平衡。死因研訊主任李希哲問,York是否同意其他專家所指,若船裝上水密門,可維持數小時不沉沒。York稱無法量化實際時間,視乎海浪和水面環境而定。
李希哲追問,南丫四號當晚撞船後至沉下觸及海牀只有118秒,即不足兩分鐘;假設有裝水密門,下沉時間會否超過118秒;York同意說法,亦認同裝上水密門之後,可爭取更多時間救援。
裁判官周慧珠關注,部分圖則將涉事艙壁標示為通道口,若建船原意是裝水密門,為何特別標記為通道;York表示想不到任何原因圖則要刻意標示為通道。他認為較理想的做法是註明水密門字眼,若圖則有模糊之處,對建船工程毫無幫助。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 1075-1113/12】
(南丫海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