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駐京周記:家用天眼普及 謹防私隱泄漏

發佈於

【明報專訊】老幼監護、寵物監控、家居安保……家用攝像頭幾乎成了內地家家戶戶的標配。去年,中國消費級攝像頭市場銷量高達5349萬台。不過家用攝像頭的安全也一直飽受詬病,甚至有專人在網上兜售破解的攝像頭短片,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官媒揭兜售現象

這些短片在網上被以低價售賣,《法制日報》今年3月曾發表文章,稱有社交群內,群主展示了多個家庭攝像頭的實時直播畫面。該群主使用某款攝像頭破解軟件,一旦破解成功,用戶就能看到攝像頭的直播畫面,查看其採集的畫面與聲音,並能錄製甚至下載。180元(人民幣,下同)可買3個月使用權限,260元可獲得永久觀看權限。包括臥室、客廳等私密場景,甚至包含裸露畫面的私隱片段,被剪輯後以99元打包售賣。

為了家中長者的安全,記者老家也安裝了攝像頭。從手機上就可以實時監測老人情况,的確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然而在方便的同時,也不免擔憂。「這個攝像頭的畫面會不會也有別人能看到」的想法,經常閃現在腦海。

廉價天眼考驗防護技術

專家籲用大廠商品

記者就此詢問了網絡安全專家。專家表示,多數用戶使用默認密碼或簡單密碼,黑客可通過暴力破解工具輕易入侵攝像頭。部分廉價攝像頭缺乏加密傳輸技術,數據在雲端或傳輸過程中「裸奔」。且多數攝像頭默認將視頻上傳至廠商伺服器,若雲端安全防護不足,個人私隱就有隨時泄漏的風險。

專家也表示,一般家庭如果需要遠程連接(實時監控),則需要將自己家庭的IP位址發送至服務商處,再由服務商的伺服器通過「雲轉發」轉發回來,才能看到實時畫面。這就對服務商的數據安全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專家提示,如果沒有遠程訪問需求,最好不使攝像頭聯網,且不要通過雲端儲存私密數據。「如果需要實時監控功能,也要購入大廠商品,並及時更新設備軟件,採用高強度密碼。不要將攝像頭放置在私隱區域,更不要共享攝像頭設備,或者為攝像頭單獨劃分局域網或訪客網絡,與主網絡物理隔離,並禁用路由器UPnP功能(設備的自動發現和互聯互通)。」

駐京記者 王佩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