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被追債 後診斷抑鬱人格障礙 一歲女窒息檢索帶 少婦「失常」認誤殺

【明報專訊】3年前,24歲母親帶着一歲女兒搬入北角劏房,家翁和家姑探訪時無人應門,其後揭發女嬰已離世。母親原被控謀殺罪,昨日在高等法院基於「減責神志失常」承認誤殺罪,還押候判。案情指出,劏房地上有多條破爛的膠索帶,法醫驗屍發現女嬰頸部靜脈曾持續受壓,另在女嬰體內驗出抗敏感藥。此外,被告手機筆記寫有「與女兒離開」字眼。
被告劉家琪(案發時24歲)承認於或約於2022年4月23日,在香港非法殺害女兒羅玥甯。庭上透露,被告在內地出生,曾在保險公司任職,案發時為家庭主婦。案件押後至9月24日判刑,以待索取心理專家報告、精神科醫生報告及感化報告。
原住夫家 案發前帶女遷劏房
案情指出,被告與丈夫2020年7月結婚,同年9月誕下女兒,一家三口原與被告的家翁和家姑同住,家庭關係和諧。2022年3月,被告帶着女兒遷入劏房,丈夫定期上門。4月22日,丈夫原定接女兒回家,但無法聯絡被告。翌晚9時,家翁及家姑在劏房外敲門20分鐘,未獲回應,遂以門縫下的鎖匙開門。被告當時躺在地上,女兒已失去呼吸。
檢遺書稱不想母女被解剖
警方在劏房地上和牀上發現多條膠索帶,在洗手盆發現藥丸,雪櫃旁有果汁和必理痛,另有酒樽和未開封眼藥水。警方搜出兩份被告所寫的遺書,談及有自殺念頭和不想兩母女接受解剖,並稱想「帶女兒死亡」。警方另在被告手機發現兩則筆記,談及感沮喪、不知道如何走下去等字眼。
嬰頸受壓爆血管 胃驗出藥物
法醫檢驗發現,女嬰面部充血、眼皮下有血斑,是典型窒息徵狀,或由頸靜脈受壓15至30秒所致,令頸血管破裂。此外,女嬰胃和肝驗出抗敏感藥、眼藥水等,若一併服用會導致意識受損、昏迷、抽搐和呼吸功能衰竭,最終致死。
案情提及,被告曾在網購平台HKTV mall購買果汁、眼藥水和兒童退燒藥。被告還押後接受精神科醫生診治,被診斷患有適應障礙、抑鬱症和人格障礙。醫生認為被告面對財政壓力和被債主追數,出現人格障礙,且情緒低落、睡眠不佳,案發時未能保持理性判斷。
【案件編號:HCCC3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