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匯豐:北水今年暫8000億掃港股新高 內地過剩現金料47萬億 潛在流入空間大

【明報專訊】匯豐全球研究以「香港重啟(Hong Kong’s reset)」為題發表報告指出,年初至周四(24日)內地投資者爆買價值1030億美元(約8085億港元)的港股,已超越2014年港股通成立以來的年度北水淨流入量,並認為其資金流入量,對比起潛在可流入本港證券市場的資金而言只為一小部分(small portion)。有分析認為,過去數年表現欠佳的港股今年開始逆轉,各內地機構投資者及散戶眼見「有錢賺」,則積極入市港股市場。
明報記者 江陵凱
據彭博數據所統計,去年北水淨流入8080億港元(約1029億美元)破紀錄,今年不足7個月已再創新高。匯豐研究提到,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進取地投資港股,如增加大型科技港股的配置比例,又或者簡單地「泊錢」予能提供6厘至7厘股息回報的國企股份。
增重磅科企配置 泊錢高息國企
匯豐研究指出,年初至今恒指升約28%,令本港證券市場於今年引來相當大興趣,並估計內地家庭正持有價值至少6萬億美元(約46.8萬億港元)的過剩現金,因此認為其淨流入量相較於可潛在流入的資金只屬一小部分。匯豐亦解釋,國際投資者全球焦點繼續集中於對關稅政策、潛在通脹回升及其相關連帶對全球經濟影響等各種憂慮,正是匯豐研究對香港證券市場持正面看法的因素。
國聯民生證券寧波分公司總經理魏威表示,港股今年表現開始逆轉,內地專業及散戶都積極投入港股市場,為北水近日主導港股的核心原因。他提到內地大部分專業投資者,包括公募或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均認為現時港股處於牛市中,因而看好港股有賺錢機會,故增加港股配置。
魏威續指出,內地散戶亦於年初至今,大量購入本港有關新經濟股及科技股相關板塊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間接令大量資金流入相關股票,導致本港部分個股成交及其股價升幅不俗。
強人幣利好港金融板塊
匯豐研究稱,過去兩個月人民幣兌美元略為上升,而匯豐的外匯團隊預期於強人民幣之下,香港金融板塊可直接受惠。匯豐研究解釋,人民幣貶值的憂慮減少,可令內地監管機構採納更為開放的政策,以促進跨境資金流及跨境投資,並相信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亦可於今年推出。
匯豐研究續指出,內地家庭過剩的資金儲備,同時解釋是次公開招股(IPO)活動再次活躍起來原因,內地企業現於港交所(0388)集資多過於內地交易所,匯豐相信本港一級市場繁多的潛在上市管道、很大機會於未來數月維持活躍。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看好新地恒地中電中金東亞 籲買入 (2025-07-26)
匯豐料穩定幣 不會影響聯匯 (2025-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