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台學者:民意認可監督 內閣臨改組壓力

發佈於

【明報專訊】針對首波大罷免結果,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昨對本報表示,未來綠營將面臨內閣改組壓力;兩岸交流在藍營主導縣市可能升溫,總體上仍處於缺乏互信的冰封狀態。

兩岸交流或局部升溫 總體仍冰封

「台灣選民有一種自主理性去維持兩黨政治。」劉兆隆說,台灣政治生態延續了2014年以來呈現出的制衡特點,民眾仍認可去年大選民意,即對於民進黨長期執政下的立法監督選擇。他指出,民進黨下一步改組內閣,或是緩解行政和立法衝突的一個選擇。「這麼大規模的罷免,在西方國家已經形同解散國會。如果民進黨繼續選擇衝撞,注定到2028年之前賴政府將一事無成。」

中央社引述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表示,逃過罷免的24名國民黨立委如同拿到「無敵星星」,未來再對抗政府與執政黨時會更有底氣與態勢,且可能會訴求獲得選民認同其行為;他認為執政黨在應對時需要更加謹慎,也要避免議題被過度操作。

大罷免對明年「九合一」地方選舉有什麼影響?劉兆隆分析,在人選推舉和席位平衡之間,藍綠都有壓力。今次被人民投票保住的國民黨立委,很可能是2026年地方選舉的縣市長候選人,例如雲林縣的丁學忠、台東的黃建賓,「人民剛用選票支持你,一年後你要去選縣長,形同於拋棄選民」。

至於兩岸關係,大罷免結果會令國民黨有底氣堅持其路線,即兩岸應該走和解的道路。但以民進黨現在的政治路線,大結構不會有改變。「如果大陸願意維持國民黨主導的民間交流,也許地方對地方交流的頻率跟溫度會增加。」

陸學者:民意助更多政策惠台 另多方式遏獨

上海東亞研究院研究員包承柯向《風傳媒》指出,此次台灣民意的展現,有助於兩岸關係的穩定,會有更多惠台政策出台;另一方面透過法制、軍事等多種方式,加大力度遏制台獨勢力。

明報記者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大罷免全否決 藍促賴道歉綠稱反思 新華社:「抗中」遊戲無效 民眾黨促重組內閣 (2025-07-27)

支持者鞭炮迎傅崐萁 王鴻薇哽咽謝選民 (2025-07-27)

外媒關注「抗中」板斧不靈 北京得利 (2025-07-27)

蔡英文投票 笑而不答「正當性」 (2025-07-27)

亮票遭偵辦 趙少康:一時失誤 (2025-07-27)

柯文哲未能一起投票 妻遺憾 (202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