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美民眾擺脫關稅憂慮 重新消費

發佈於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以來向多國加徵關稅,令經濟前景蒙上陰霾,最近卻可能見轉機。外媒訪問多名經濟學家,他們看法較3個月前關稅戰如火如荼時樂觀,認為近期經濟增長加快,料衰退風險降低。近期多項數據都有轉好迹象,如消費者情緒指數、就業職位數目增加等,美股亦於這3個月間表現出色,或改善消費者財務,為經濟帶來起色。綜合經濟學家及受訪美國民眾看法,本來大家預期關稅將令通脹飈升,至今沒有發生,令大家繼續消費,導致經濟數據回穩。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綜合報道:《華爾街日報》、ABC、《金融時報》、彭博、半島電視台

《華爾街日報》於7月3至8日訪問共69名經濟學家,背景從華爾街銀行、大學、小型顧問公司不等,整理出季度專業預測人士調查。綜合經濟學家預期,比起3個月前,經濟及就業職位增長加快,衰退風險較低,通脹亦見降溫。該報解釋,上次調查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要脅向美國最大貿易伙伴開徵高關稅,不久後轉軚表示暫停實施。

受訪經濟學家平均預料,美國第四季經調整GDP按月增長1%,較4月時的預期0.8%有改善,更料明年可增長1.9%。4月時經濟學家預計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高達45%,在最新調查則降至33%,仍較1月時的22%高。

其他調查亦有類似趨勢。密歇根大學公布,7月份初步消費者情緒指數由上月的60.7,升至61.8,惟仍低於去年全年水平。消費者預期明年全年通脹達4.4%,較上月預期的5%回落,亦是自2月以來最低。消費者估計,未來5至10年成本上升3.6%,預期升幅為5個月以來最低。

美股大反彈 或令消費者手頭更鬆動

該調查主管Joanne Hsu表示,消費者對營商環境、勞動市場,自身收入的預期仍較1年前疲弱。她解釋,近兩個月消費者情緒轉好,或意味他們相信在4至5月預期的最懷情况已經緩和。

該調查訪問期間為截至7月14日止,此前市場似乎消化了部分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憂慮,美股大反彈,或令消費者手頭更鬆動,改善消費情緒。三大指數自4月初低位至7月14日間表現驚人,道指累升逾18%,標指累計反彈約26%,納指累積大漲逾三成。調查指出,今次情緒改善主要由共和黨支持者及獨立派帶動。

民眾由觀望關稅影響轉向增消費

《華爾街日報》亦有採訪數名美國人,窺探他們近期的消費心理。46歲的產品經理Tyler Ahn曾不想「硬食」關稅,又擔心經濟可能崩潰,到最近索性花錢,「我還得活下去」。即使美元疲弱,她仍到訪意大利及法國兩周,豪花在酒店住宿和餐飲。在波士頓經營售賣工具業務的Christian Reed,雖一度因關稅而停止開發產品,但到7月初,他發現物價沒想像中飈升,他亦不想無了期等下去,故打算花錢買新車。

院校諮詢公司Command Education行政總裁Christopher Rim表示,7月份首周客戶新註冊人數比1月以來的月份全月人數還要多,估計富有客戶即使早前股票價值縮水,亦不會縮減這類開支,公司員工亦要取消休假,接聽電話,「7月從未試過這樣」。

巴克萊資深美國經濟師Jonathan Millar表示,他原先預期美國經濟今年可能陷入衰退,但消費者屢次為市場帶來驚喜,現在預期經濟將持續緩慢增長。

美就業數據勝預期 撐起經濟

回顧近期數據,經濟起色似乎有迹可尋。過去3個月,美國職位平均增長15萬個,勝過4月時的預測;即使6月份非農就業職位增長14.7萬個,低於3個月平均數,仍遠高於預期的11萬個。6月份按月微跌0.1個百分點至4.1%,亦是2月以來最低,分析師原預期升0.1個百分點。被視為解僱人數指標的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截至7月19日當周,減少4000人至21.7萬人,打破市場料上升6000人的預期,而且連續6周報跌,人數達4月中以來低位。

投行表現亦較預期好,為市場注入信心,如摩通(美:JPM)第二季收入及盈利雖按年各跌11%及17%,但跌幅已較預期小。消費者為摩通帶來佳音,期內該行信費卡消費增長7%,同期花旗(美:C)旗下信用卡消費增長4%,摩通財務總監Jeremy Barnum稱,最初關稅政策一出,大家觀望情况,但到某一刻人要繼續活下去,畢竟無法一直乾等。摩通行政總裁Jamie Dimon表示,該行基本上正在「軟着陸」一段時間,狀態堅韌,希望持續下去。

業務改善 高盛據報煞停裁員

花旗、美銀(美:BAC)、高盛(美:GS)近期均錄得盈利上升,當中亦有投行傳出停止「派大信封」。上周《金融時報》引述消息稱,高盛有見投行業務復蘇步伐較想像中好,尤其費用收入及客戶參與度均見改善,且交易業務增長持續,故決定放棄今年第二輪大規模裁員,當中涉及約4.6萬名員工。

《華爾街日報》指出,本來大批經濟學家預測,關稅政策將大幅推高通脹,最終卻未發生,這或是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回穩主因。自2月以來,美國核心通脹連續4個月維持在3%水平以下。惟該報提醒,特朗普政策中除關稅外,還有打擊「非法移民」、減稅方案、巨大開支等,這些政策的影響,或需一段日子才體現在實體經濟裏。

[企業地球村]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今年關稅料逾3000億美元 紓緩美財赤 (202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