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耗積蓄辦樹仁 胡鴻烈畢生樹人 偕妻力拓專上教育 辭世享壽105 特首:為港立德

【明報專訊】本港首間私立大學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之一、校監胡鴻烈前日離世,享年105歲。樹仁昨發出訃告,稱胡鴻烈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大學仝人深切悼念。胡鴻烈與已故妻子鍾期榮畢生奉獻教育,兩人於1971年自資創立樹仁書院(大學前身)。特首李家超對胡鴻烈辭世表示哀悼,讚揚他與妻子創辦樹仁,增加香港青年接受專上教育機會。樹仁校友、政務司長陳國基向本報表示,胡氏夫婦是值得尊敬的教育家,「看他們當年履歷,兩位也是法律界有地位人物,如果不是辦學,可以賺到很多金錢」。
曾任外交官 早年當大律師
被笑「傻瓜」 為建校舍每餐3元
樹仁在訃告稱,胡鴻烈出殯儀式及追思活動舉行日期,會待其家人安排妥當後另作公布。樹仁並發放短片懷念他,片中胡校監親述創校經過,稱自己1955年來港時已取得法學博士,惟當年只有2%年輕人可獲大學學位,深感學生尤其中文中學畢業生處境值得同情,遂與妻創辦樹仁。他透露在北角寶馬山建校舍前後花了六七年在斜坡打176條樁柱,「人家都笑我是傻瓜,你自己花費這麼多錢辦學」,而他自己在學校用膳每餐只花3元。
1920年生於浙江的胡鴻烈,畢業於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其後負笈海外,曾任外交官。精通中、英、法、俄語的他在取得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及英國大律師資格後,1955年來港執業,鍾期榮則為中國首位女法官。夫婦倆於1971年花盡70萬積蓄購入跑馬地成和道一幢三層高洋房,自資創立樹仁書院,設文、商及社會科學院,為中學畢業生提供升學機會。
「倘非辦學可賺大錢」
陳國基憶胡堅持四年制 寧棄資助
陳國基1978年入讀樹仁,1982年社會系畢業。他接受本報訪問說,胡鴻烈夫婦為教育理想及樹仁付出一生,是值得尊敬的教育家,尤其見他們居於樹仁生活簡樸,用積蓄奉獻樹仁及教育;他說,以二人履歷,若非辦教育而在法律界工作,相信收入甚豐,但二人堅持理想、奉獻教育,「這是我最佩服他之處」。
陳國基憶述在學時常接觸到胡鴻烈夫婦及交流。提到難忘事,他稱1978年港英政府提出「四改三」,即大專由四年制改為三年制,如不接受便不獲資助,事件引起很大討論,奉行四年制的樹仁要面臨抉擇,胡氏夫婦當時親身向學生解釋,強調四年制才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安排,寧放棄資助也要堅持理念,陳國基當時也在席。
為「紙盒藏屍案」被告辯護
信沒殺人上訴失敗抱憾
夫婦倆鶼鰈情深亦為人津津樂道,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教授黃仲鳴憶述,鍾校長晚年需輪椅代步,他在黃昏時常見胡校監推着輪椅細心照顧妻子,帶她到大學外的慧翠道散心。黃說胡行事作風低調,近年抱恙,3年前已甚少見到他。
此外,胡鴻烈1970年代代表「紙盒藏屍案」被告歐陽炳強辯護;歐陽炳強最終上訴失敗,但至他出獄後,胡鴻烈始終堅信他沒殺人,亦為未能為他翻案而抱憾。
李家超:貢獻卓著 蔡若蓮:教界典範
特首李家超向胡鴻烈家人致深切慰問,他說胡鴻烈為香港專上教育發展付出龐大財政資源和個人心血,「春風化雨,為香港立德樹人」,並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貢獻卓著,亦為樹仁親力親為,至離世前一直擔任校監兼校長,深受師生校友敬重愛戴。教育局長蔡若蓮讚揚胡鴻烈畢生奉獻教育事業,與妻子創辦樹仁,致力推動高等教育普及化,「其教育理念與熱誠惠澤世代學子,實乃教育界典範」。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樹仁教師憶胡鴻烈重語文 讚事事為學生着想 (2025-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