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同志框架再收6000意見書 今屆立會草案之最

【明報專訊】立法會的《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委員會早前邀請各界提交意見書,昨日截止收集。立法會昨日上載第二批、共6000份意見書,為今屆立法會至今收集到最多意見書的政府草案;據本報統計,近2400份公開的意見書中50.3%表明支持、近48%表明反對。除同性平權團體外,也有不少自稱從內地來港者支持立法。公開的意見書中,以政黨名義去信、屬僅有政黨已表明支持立法的新民黨稱,草案通過可提升本港國際形象;明光社及部分基督教團體則表明反對,憂慮方案可能動搖一男一女婚姻制度。
新民黨稱提升國際形象
基督教團體多反對
立法會早前上載首批55份意見書,昨晚再上載第二批共6000份,大部分屬個人意見書,亦有小量屬團體意見書。立法會秘書處表示其餘意見書將稍後分批上載。新民黨表示政府方案涉及的範圍「非常有限」,「社會特別是立法會議員應尊重法庭裁決」。對於有聲音認為方案將衝擊傳統婚姻及影響下一代性向,新民黨在信中表明兩者間「無合理因果關係」,「性取向屬天生」,稱社會不斷變,「我們需要適應,更不能以己之心度年輕人之福」。
專才:中華文化非封閉 中央不反
同志團體「大同」支持草案通過,同時建議方案擴大訂明的保障內容,例如將合併報稅、共同申請公屋等已獲法院確立的同性伴侶權利納入草案。「大同」反對政府以立法以外方式落實同性伴侶核心權利,認為做法或招致更多司法挑戰;同時有其他意見書認為,政府應考慮立法以外的方式,履行終審法院判決。另有內地專才同志表明支持,稱中華文化從不是單一封閉,又稱中央政府自草案公布以來無表示介入,「說明中央並不反對草案通過」。
另一邊廂,明光社反對草案通過,指建議可能令香港進一步邁向同性領養,間接剝奪孩子由親父親母共同撫養下健康成長的基本人權。
表明反對的意見書不少來自基督教團體,認為方案將衝擊基本倫理。不過有少數基督徒亦表明支持,市民黃女士自稱基督教傳道人,她認為同性伴侶願意進入法定關係屬「彼此相愛的體現」,「完全符合基督教信仰中對締結婚姻的原則」。
無明確表明立場的意見書中,部分意見認為政府或議員應修訂草案內容,修訂範圍包括不應限於已在海外註冊的同性伴侶、擴大核心權利範圍等。另有意見書寫上「反對同性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