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新雷達2027覆蓋全港 梁榮武:助改善預測

發佈於

【明報專訊】昨日「黑雨」期間,暴雨集中香港東部及南部,屯門及元朗幾乎沒雨;天文台此前預告「間中有驟雨及幾陣雷暴,初時局部地區雨勢較大」。天文台2021年在大嶼山沙螺灣設更精密的「相控陣天氣雷達」分析臨近天氣,料2027年始覆蓋全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更先進的雷達系統可改善監察天氣實况,以取得更多、更好數據以輸入預報工具,有助提高預報準確度,但暫難估計具體改善程度。

現6分鐘掃描12層影像 新雷達1分鐘68層

天文台現主要依靠1999年起開發並運行的「小渦旋」臨近預報系統,包括利用大帽山和大老山共兩個長程天氣雷達,每6分鐘對大氣作12層掃描影像分析,以針對惡劣天氣影響範圍小且變化急速的狀况。天文台2021年10月起在沙螺灣試驗「相控陣天氣雷達」,可1分鐘內完成最高達68層立體掃描。

目前新雷達僅覆蓋60公里範圍,未覆蓋全港,政府今年1月向立法會申請5500萬元撥款,額外在長洲、流浮山和東龍洲設3台「相控陣天氣雷達」,目標2027年6月啟用。政府文件提到,新雷達數據有助天文台掌握暴雨詳細結構及演變,將可改善以數學模式估算雨量分佈及降雨預報。

梁榮武預料新雷達有助改善降雨預測。就昨日降雨情况,梁說暴雨由位處東海的熱帶氣旋「竹節草」一直延伸至華南沿岸的低壓槽引致,而低壓槽範圍內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落暴雨,昨暴雨恰巧落在本港東南面。

梁說,香港一些地區下大雨、另一些地區雨量少甚至沒雨是經常發生,這是由於暴雨隨機性很大,即不同地方都有條件落大雨,「但最終哪個地方真的下雨是沒有人知道」。

議員倡研分區暴雨警告 梁:技術做不到

就天文台昨早發布暴雨資訊安排,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回覆本報稱,天文台基於科學判斷,政府早前向財委會申請撥款建立覆蓋全港相控陣天氣雷達網絡,他期望極端降雨更普遍下,可加快引入設備。

劉亦建議天文台探討分區發出暴雨警告信號。梁榮武說,降雨具隨機性,因此以往一些人提出設立分區暴雨制度,並未推行,「答案很簡單,根本技術上做不到」。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黑雨來襲柴灣再浸 防洪改善助紓緩 各區8宗水浸全兩小時內清理 「龍吸水」出動 (2025-07-30)

「世紀暴雨」塌山泥修復 耀興道山坡現大瀑布 (2025-07-30)

黃泥水淹慈幼學校 「做足功課」破壞有限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