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瑞銀:港股估值具吸引力 逢低買入

【明報專訊】隨着南向投資者對香港股票的配置比例增加至香港自由流通股的21%,瑞銀投資銀行研究部重新評估香港股票市場投資框架。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指出,識別出推動H股的關鍵因素,並按重要性以高至低排列7項,分別是政策和法規;盈利、特別是盈利調整趨勢;創新;資金流動和利率,尤其是來自南向投資者的資金流動;估值;宏觀條件;以及地緣政治。
王宗豪指出,在此框架下,認為香港市場在短期內將面臨一定壓力,因為外賣和其他行業的競爭壓力可能導致盈利預測下調。儘管如此,隨着「反內捲」動能上升,政策變化似乎在醞釀中,南向和國際投資者可能提供資金流入支持,因為與其他境內資產和全球股市相比,港股估值仍具有吸引力。在當前宏觀環境下,依然認為「槓鈴策略」是最合適的行業配置方式。
建議採「槓鈴策略」行業配置
隨着南向持倉增加,該行列出與過去相比,H股投資的變化包括:市場對地緣政治更加脫敏;資金流動(尤其是南向)和本地流動性(如HIBOR)現在似乎對指數表現的影響更大;與全球股市的相關性下降;由於科技股在指數中佔更大比重,經濟因素的影響減少。沒變的是政策和監管變化對整體市場情緒和估值水準仍然重要,而每股收益預測調整仍是最重要的股價驅動因素。
該行認為存在以下潛在不利因素,包括該行的預測意味着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市場盈利預測面臨4%的下行風險,特別是由於外賣行業的競爭。其次HIBOR已大幅下跌,可能會小幅反彈;第三是宏觀經濟仍然平淡,短期刺激預期有限。
AI相關科技股料吸資金流入
儘管如此,瑞銀仍維持對H股和中國整體股市的樂觀看法,並認為「逢低買入」有較強支撐,因為估值具有吸引力,尤其是AI相關科技股,可能會吸引南向資金流入和潛在海外資金流入。
該行認為,進一步大幅抬升估值的催化劑包括「反內捲」行動如何展開;新創新,尤其是AI方面的創新,如DeepSeek模型的新反覆運算;政府政策在第四季如何應對經濟增長放緩。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恒指跌37點 科技內銀內險股受壓 (2025-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