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政府《營商環境報告》稱港「理想福地」 陳茂波:出口受壓 可轉陣吸擬赴美內企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昨相隔4年發布第二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題為「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引述多項利好的調查及數據,詮釋香港為「理想的營商福地」。財政司長陳茂波昨回應中美關稅戰對港影響稱,內地企業正將生產鏈遷至東南亞,打擊本港出口表現,認為香港需「轉型(adjusting position)」,聚焦發展高增值供應鏈管理及貿易融資等專業服務,隨着內地企業赴美上市日益困難,亦可乘勢邀請該些公司改在港上市。

昨日公布的《報告》全長94頁,分成「背靠祖國優勢 聯通全球商機」及「維持長期繁榮穩定 成商界安全避風港」兩個主要篇章,共六節。首章提及「面對美國的霸凌行徑和保護主義,特區政府會繼續保持零關稅自由港的地位」;第二章則重提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這場港版『顏色革命』」,有賴《港區國安法》填補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短板漏洞。

指西方誤解港 正竭力說清

陳茂波昨解釋公布時機稱,近年海外旅客受限新冠疫情無法訪港,加上地緣政治緊張,西方世界對港現况存誤解,或非完全真實和正確,港府正竭力(trying very hard)接觸國際社會,盼循事實及數據向外界說清楚香港故事。翻查資料,陳茂波2021年公布首份報告時曾形容,外界對港發展及營商環境存誤解、偏見,盼藉報告「正視聽」。

中美兩國日前於經貿會談後同意繼續暫停美國對華徵收24%對等關稅。陳茂波形容乃「正面信號(a positive sign)」,惟中美局勢緊張確打擊本港出口表現,「間接影響尤大」,隨着內地企業將產業基地及生產鏈遷至東南亞國家,內地經港轉口至美國的出口貨量確呈跌勢。不過他認為香港不應低估其中機遇,內地企業赴美上市日益困難,「他們自然會揀選在港上市,為同時獲取國際及內地資金」,本港亦可邀請他們來港設立公司,利用香港作為平台及品牌走向海外。

今公布次季GDP 「續向好」

政府今日將公布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初值。陳茂波說,首季經濟增長3.1%,第二季將續向好,估計香港下半年維持經濟增長;但地緣政治環境仍存巨大不確定,現階段維持當前GDP預測乃審慎做法。

寫字樓需時復蘇 停售商地

談及近月零售、飲食業結業潮不斷,陳茂波回應稱,香港經濟結構正值轉型,「不同行業的反應和調整進程、步伐未必一致」,個別新興行業表現較好,零售、飲食等傳統產業「事實上是有壓力」。他說,政府密切注意行業狀况,現階段可先維持目前政策再觀望。

至於房地產市道,陳茂波說,住宅樓價正趨向平穩,商業和寫字樓仍需時復蘇,政府已停止銷售商業用地,並鼓勵市場將寫字樓改劃其他用途,例如大學宿舍等,「從供應到需求雙管齊下,處理目前的辦公樓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