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陳美寶:涉小巴及客車外勞司機交通意外比率低於一成 (12:54)

發佈於

政府於2023年及去年先後推出兩輪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開放業界申請輸入小巴及客車司機。立法會議員林素蔚提出口頭質詢,稱過去有意見指外勞司機的駕駛文化存在差異,或影響行車安全,關注該批司機交通意外比率。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表示,就「小巴及客車」的交通意外,涉及外勞司機的交通意外比率,佔比均低於一成。

計劃1700個配額早於去年全數批出,陳美寶表示,第二輪計劃849個配額中,截至上月,已有716名輸入司機完成培訓及考核而投入服務。據她向營辦商了解,外勞司機多為經驗豐富,能提供高水平服務,而去年1月至今年4月以來,本港錄得1115宗及554宗小巴及客車的交通意外,分別111宗及18宗涉及外勞司機,佔比低於10%和約3%;駕駛跨境直通巴士的外勞司機意外比率則未有提及。她續稱,運輸署有要求營辦商就交通意外提交報告,並會按結果向營辦商採取合適的跟進行動。

至於外勞司機考試合格率,陳美寶指,截至上月,公共小巴、客車及跨境直通巴士類別外勞司機的合格率均保持平穩,介乎43%至55%,高於本地小巴及巴士司機於去年的合格率。

工聯會陳穎欣引述數據表示,近年針對小巴司機的投訴有上升趨勢,關注政府如何確保司機的服務質素。陳美寶稱,自計劃實施以來,部分小巴專線的班次有明顯提升,令投訴數字有所下降,如葵青及元朗有專線的投訴數字分別降低六成半及八成,反映計劃可提高小巴服務的可靠性。運輸署將繼續監察司機服務,確保市民有良好乘車體驗。

民建聯李世榮則問及,署方能否就計劃「超前部署」,於內地培訓司機,以降低外勞申請計劃時的投放成本,如住宿費用。陳美寶指,署方將因應情况考慮有關做法,但要確保考核標準及操作達到香港要求,尤其市民對司機有嚴格標準,署方會積極改善申請程序,將其壓縮至一個月至個半月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