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熱點
穿膠鞋易生腳癬?皮膚科醫生:侷促潮濕易滋生真菌 6貼士防真菌感染 (10:43)

夏天不少人會穿膠涼鞋、膠拖鞋外出,覺得輕便涼爽,有說膠鞋侷促容易引發腳部真菌感染及生腳癬,真的嗎?露趾膠鞋會否比包頭膠鞋好?皮膚科專科醫生劉顏銘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解答疑問並提醒預防真菌感染的方法。
膠鞋會引發腳部真菌感染?
劉顏銘稱,膠物料吸汗性差,令腳汗難蒸發,易形成侷促潮濕環境,致真菌滋生而容易誘發腳癬(香港腳)。她續稱,香港夏天天氣悶熱潮濕,有利真菌生長,腳癬特別常見,若長時間穿着鞋子,汗水積聚及密封侷促環境亦容易引致腳癬。
露趾膠鞋(如拖鞋、露趾涼鞋)vs. 包頭膠鞋(如洞洞鞋、包頭涼鞋)
劉顏銘表示,兩者同樣有引致腳部真菌感染風險。長時間穿着包頭鞋,積聚的汗水及密封侷促環境容易引致腳癬。而不包頭的露趾膠鞋,雖然較透風,但容易被街上帶有真菌和細菌的污水濺到,出現真菌感染,而皮膚有細微破損者有更高感染風險。
預防真菌感染注意
1. 穿膠鞋宜配棉質襪吸汗及保護雙腳,亦有助隔開皮膚與塑膠接觸,避免引起塑膠敏感反應。
2. 下雨避免穿膠鞋,以免雨水進入鞋內,因塑膠物料不透氣,雨水連同汗水悶在鞋內或成為真菌溫牀,除非每次下雨後回家洗乾淨晾乾。下雨可選擇保護力較高的高筒雨靴,較能避免雨水入鞋,同時宜穿襪子吸汗,進入室內宜更換透氣的鞋,不宜繼續穿雨靴。
3. 去泳灘時選擇厚底膠鞋比薄底較理想,使腳掌和腳趾與地面保持距離,以免沾上地面污水。
4. 避免每天穿同一對鞋,以免積聚濕氣。穿過後要清潔鞋身或放通風處吹走汗氣,若曾沾雨水,應該用清水沖淨再曬乾。膠鞋則可用清水及梘液清潔,然後放通風處吹乾或曬乾。
5. 每次穿鞋外出回家後,立即清潔雙腳,尤其腳趾縫,洗完腳後用乾淨的布抹乾,亦可用風筒吹至腳趾縫徹底乾爽。
6. 雨天如雙腳被雨水弄濕,又未能即時清潔,可用濕紙巾或樽裝水清潔涼鞋及雙腳,抹乾後才穿回;若辦公室有拖鞋,應該盡快更換。
穿鞋 相關資訊:
皮膚乾裂有傷口 沾污水易中招 落雨著涼鞋 真菌乘虛入侵
勿共用拖鞋 五趾襪助吸汗需勤換
短片:皮膚科醫生提醒穿涼鞋拖鞋注意 濕滑街市下雨天不宜穿
真菌感染 相關資訊:
硅藻土地墊趨普遍 皮膚科醫生提醒一家人共用或致真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