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GDP次季增3.1%勝預期 私人消費回升 樓穩股旺「搶出口」提振 分析:復蘇傾側金融科技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公布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預先估計數字,第二季GDP按年上升3.1%,高於市場預期的2.8%,亦較第一季的3%加快,除出口增速受惠對美國「搶出口」加快,私人消費開支連跌4季後回復增長。經濟師認為樓市回穩、股市上升均有助提振消費,但亦有分析本港經濟復蘇不全面,金融、科技行業職位增長較佳,惟未能填補零售、餐飲、進出口等職位流失。展望下半年GDP增速會因前置出口消退而放緩,惟仍可達2.8%至2.9%。
服務輸出升幅加快至7.5%
第二季經季節性調整按季增長0.4%,較首季的1.8%放緩。不過,次季GDP各組成部分按年增速加快,佔比逾六成的私人消費在第二季按年上升1.9%,扭轉去季的下跌1.2%;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增2.9%,較首季增速加快1.8個百分點;政府消費開支增2.5%,較首季加快1.6個百分點。4月美國暫緩「對等關稅」帶動搶出口效應,次季貨品出口總額按年上升11.5%,較首季再加快3.1個百分點,扣除進口總額的淨出口額則增1.91%;計及旅客訪港、金融服務的服務輸出,按年增7.5%,較首季加快1.2個百分點,服貿淨出口則增4.64%。
政府:下半年內地增長續撐 外圍不確定
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經濟第二季受惠出口表現強勁及本地需求改善。展望下半年,當局稱亞洲經濟尤其內地持續穩步增長,加上政府提振消費氣氛、開拓市場等推動經濟增長措施,續為香港經濟各環節提供支持。不過外圍環境不確定性仍高企,美國重啟加徵關稅將對全球貿易流向、當地經濟和通脹增加壓力,美國減息步伐影響投資氣氛,另「搶出口」效應將在稍後時間消退,本港往後經濟表現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上述因素演變。
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學家及策略師謝家曦表示,上半年港元拆息下跌,有助推動資金從定期流向消費,加上人民幣兌港元升值利好旅客來港,以及樓市止跌,均有助穩定上季零售表現。雖然本港經濟基本因素未算太好,但預期拆息續可低於年初的4厘水平,有助下半年GDP保持不錯增長。
外遊消費電商攻港 料零售反彈弱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師吳卓殷認為,股市上升帶動財富效應,加上旅遊政策帶動珠寶、百貨等旅客相關消費自谷底反彈,不過零售基本問題,如港人持續外遊消費仍在,內地電商攻港帶動價格戰,亦可能影響本地零售業,雖認為零售已見底,惟未來反彈力度持續偏弱。另外,若要投資持續加快回升,也要地產市場復蘇。
出口方面,吳卓殷稱美國與大部分貿易伙伴就關稅有定案,若對華關稅高於其他地區關稅,下半年出口商不需再急於從內地出口,第二季出口的強勁增速料未能持續。整體而言,吳卓殷認為上半年GDP雖有3%增速,惟失業率續呈上升趨勢,反映本港企業未能製造足夠的就業職位,現時經濟復蘇並不全面。他預期及後本港GDP續可保持正增長,惟未能再達上半年3%的增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6月零售貨值升幅放緩至0.7% 業界:本地消費仍疲 (2025-08-01)
37806宗負資產按揭 按季跌7.2% (2025-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