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蘋果上季iPhone銷售升13% 大中華收入連跌7季後回升

【明報專訊】由於憂慮關稅提升會令蘋果(美:AAPL)產品漲價,美國部分消費者趕在價格可能上漲前搶購iPhone。在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季,蘋果旗艦產品iPhone的銷售額按年急增13.5%至446億美元,有助推動蘋果整體季度收入按年增長接近一成至940億美元,遠超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的893億美元,是2021年底以來最強勁的季度收入增長。此外,受惠於中國政府的消費補貼措施,新Mac機熱賣,加上很多消費者升級手機,蘋果在大中華市場的銷售連續7季按年下跌後,首次在第三財季恢復增長,收入按年升4.4%至154億美元。
受惠中國補貼關稅帶動提前消費
蘋果行政總裁庫克表示,大中華市場的增長,受iPhone銷售推動,而蘋果部分產品的銷售,受惠於中國政府的補貼計劃。蘋果股價早段曾升2.7%。
iPhone季度整體收入增長,歸功於新機受到消費者青睞,包括今年2月發布的平價版iPhone 16e,並反映關稅帶來的提前消費,而這有助抵消中國進口產品被加徵20%關稅的影響。蘋果財務總監Kevan Parekh表示,已看到一些「與關稅相關的需求提前迹象」。
他指出,每10個百分點的銷售增長,約1個百分點來自關稅效應,其餘增長由於「整體非常強勁的換機表現」。
不過市場憂慮關稅對蘋果的影響可能加劇。特朗普政府由4月起,暫緩向中國以外的手機及電子產品徵收「對等關稅」,預計此暫緩安排快將終結,屆時蘋果在印度生產的iPhone也可能面臨關稅。受關稅影響,蘋果已在第三財季損失8億美元。蘋果預計,關稅將導致第四財季的成本增加11億美元。
嚴控資本支出 AI領域面臨挑戰
除此以外,與微軟(美:MSFT)、亞馬遜(美:AAPL)、Alphabet(美:GOOG)及Meta(美:META)相比,蘋果一直嚴控資本支出,卻在AI競賽方面進展遲緩。反觀市場已認可微軟和Meta的AI投資開始促進收入增長,令蘋果在AI領域面臨挑戰。
此外,涉及Google的反壟斷訴訟亦可能威脅蘋果的盈利。此案聚焦於Google作為蘋果Safari瀏覽器默認搜尋引擎的合同,是否違反市場競爭。蘋果近五分之一的營業利潤來自該合同。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