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5日兩黑雨 歐美華電腦同料未來3天驟雨增

【明報專訊】繼上周二後,天文台昨發今年第二個黑色暴雨警告,維持兩小時至中午前改發紅雨,此前3小時內多區錄得逾70毫米雨量,九龍部分地區、青衣更錄得逾100毫米。天文台表示,活躍西南季候風周末影響華南沿岸,歐洲電腦模式、美國電腦模式及內地人工智能電腦模式「風烏」均預測,今起未來3天廣東沿岸地區驟雨逐漸增多,惟對大雨具體出現時間和地點有分歧。
大雨預測時間地點各有分歧
天文台昨日日間的暴雨警告維持逾9小時,黃雨最先早上6時50分發出,之後改發紅及黑雨,下午4時所有暴雨警告取消。暴雨昨影響全港各區,其中西貢大網仔路昨早嚴重水浸,黃泥水淹蓋馬路。昨晚10時35分天文台再發黃雨警告,10時40分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指新界北部尤其上水一帶過去一小時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
渠務署昨確認5宗水浸個案,分別位於北大嶼山公路(往九龍方向近陰澳灣)、屯門公路(近青龍頭)、西貢大網仔路、青衣西北交匯處及荃灣沙嘴道近荃景圍,局部行車線最高水浸深度約200至300毫米,渠務署昨午1時許完成處理及清除。
5宗水浸 無瀉泥報告
渠務署表示,昨共派遣逾110隊緊急應變隊伍處理水浸個案及巡查全港約240個容易淤塞地點,並清理淤塞渠道。筲箕灣耀興道旁山坡下方上周二暴雨期間雨水從排水渠溢出,土力工程處昨早在雨勢暫緩期間出動無人機觀察,見情况改善。土拓署回覆稱昨沒接獲山泥傾瀉報告。
天文台網頁「天氣隨筆」上周五以「暴雨去又來?」為題,稱3個電腦模式對未來數天大雨出現時間及地點仍有分歧。舉例「風烏」預測今日香港雨量24小時累積雨量可達50至100毫米,但歐洲及美國模式預測香港全日雨量約20至50毫米不等。天文台解釋,降雨相當隨機,以現時科技要準確預測三數天後暴雨發展確實位置和時間仍有限制。
天文台昨亦在發出紅及黑雨前透過「特別天氣提示」預告,是否改發紅或黑雨「視乎雷雨區的發展」。天文台回應稱,為讓公眾有更多時間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會在可行情况下盡早並加強發放信息,特別是高影響天氣事件。天文台稱,上周二暴雨期間亦曾據當時情况提醒市民是否發更高暴雨警告要視乎雷雨區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