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學生反映削津後課外活動轉收費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今年《財政預算案》削減向家長發放的2500元學生津貼,而公營中小學「擴大/營辦津貼」總津貼額新學年起縮減一成。有中學生昨在《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反映,其就讀的學校因削資而將原本免費的課外活動改為收費,冀當局在有限資源下平衡青年發展及學校資助。

來自粉嶺區的中學生昨在諮詢會上表示,其就讀學校在政府削減津貼後,應對方法包括將課外活動改為收費,「在這情况下,很多同學都放棄了(參加)課外活動,或者減少了(參加)」,認為不符合政府期望青年多元發展的目標。

特首李家超在回應出席者意見時,沒觸及這問題。教育局長蔡若蓮會後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感謝與會者提出寶貴建議,政府會細心聆聽、認真研究,讓政策更貼近大家需要。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表示因應津貼減少,學校需要動用儲備聘請助理及工友,不排除部分學校減少課外活動數目,或將成本轉嫁家長,尤其是非強制參與的課外活動。他認為,家長的教育開支日益增加並非好事,促請當局削減津貼的同時,兼顧學校預備開學及課外活動的資源。

李同意增少數族裔教育支援

另外,多名出席市民關注少數族裔處境,有少數族裔NGO創辦人指出為少數族裔而設的資助計劃主要給予大型機構,稱由「少數族裔照顧少數族裔」最理想,盼資源更到位。有少數族裔大學生冀加強支援非華語中、小學生學習中文,尤其是普通話,亦有市民建議在更多社區設施增設祈禱室。

李家超整體回應時表示,「少數族裔在我心目中,是家庭裏面的一大部分」,同意要在教育等範疇提供特殊支援,冀少數族裔融入社會整體發展。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李家超:經濟轉型 政府創機遇撐企業 回應輸勞關注 稱須支援人力不足行業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