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調查:僅5%輪椅人士符合建議運動量 團體倡加強場地配套及培訓專屬教練 (19:35)

發佈於

今天(3日)是全民運動日,惟本港配套未必滿足殘疾人士運動需求。有團體發表調查,發現受訪的輪椅人士運動量偏低,當中37.1%在一周內沒有身體活動鍛煉,僅5.3%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身體活動建議,而逾九成受訪者表示需為輪椅人士增加公共運動設施。有學者建議加強前往運動場地的交通,並建立輪椅人士的專屬教練培訓系統。

經緯青年商會與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的研究團隊合作,在4月至7月訪問逾150名輪椅人士。研究顯示,只有5.3%被訪者符合WHO的身體活動建議。最多受訪者參與地壼或冰壺(39.2%),其後依次為硬地或草地滾球(31.1%)、健身及重力訓練 (17.6%)和射箭或槍械射擊 (12.2%),這些均是新興運動,而且入門容易,不需要太多訓練。

調查亦顯示,大多數受訪者認同運動的益處,但遇上交通不便、交通設施不完善(如輪椅位置不夠)、支出負擔、找不到自己適合或喜愛的運動、自信心等障礙;超過57%受訪者認為公眾人士對輪椅使用者身體活動的關注度偏低。

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副教授梁家文建議,交通配套需便利殘疾人士出行做運動,而設施設計應更人性化,康文署活動種類及名額亦應增加。經緯青年商會則建議,聘用退役輪椅運動員作為「運動推廣大使」。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則建議政府成立高層次殘障人事務委員會統籌相關改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