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田方澤:放寬同志平權措施 提高國際城市形象

【明報文章】持續10年的同志平權活動「香港一點粉紅」(Pink Dot HK),早前獲西九管理局通知,取消借出場地,活動被迫取消;據報西九管理局沒有披露拒絕原因。雖然沒有證據證明是政治原因,但適逢近日立法會辯論同性伴侶登記制度,難免引來揣測。
筆者月前文章談及香港市民對同性婚姻的態度,可能與立法會有落差。「一點粉紅」活動來自新加坡,可說是反映了民間活力和對同志平權的訴求。亞洲其他地區的政府,對同志平權持什麼態度?對香港有什麼啟示?
亞洲地區對同志平權的態度
亞洲現時有3個地方有同性婚姻法例。泰國早有多年的性別多元文化,2024年國會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可說是民間與政府互動的結果,促使政府主動立法通過支持同性婚姻。台灣於2019年、尼泊爾於2023年通過同性婚姻,兩者皆由法院處理訴訟和釋憲後,頒令政府擬定同性婚姻相關法例。這3個地方,是亞洲在制度上對同性伴侶最開放的地區。
於新加坡和印度,政府同樣面對司法挑戰,但選擇拒絕同性婚姻立法。新加坡政府為了避開預期會出現的司法挑戰帶來連鎖效應,於2022年宣布廢除《刑事法典》第377A條,即「禁止男性之間發生同性性行為」的條例,將男性之間性行為除罪化。但星洲政府隨即透過修憲,列明婚姻屬一男一女,表明政府不支持同性婚姻。然而,當地政府對民間宣傳平權活動持略開放態度,也因此「一點粉紅」成為新加坡一個重點民間活動。
印度最高法院於2018年將合意同性性行為除罪化,惟2023年的裁決拒絕同性婚姻合法化。
在文化保守的日本,各級法院也有多次處理關於同性婚姻是否合憲的訴訟,不過似乎未有全國性的裁決。但面對浪潮,部分地方政府承認同性伴侶登記,並可享有住房、保險、醫療探視等權益。
可以說,儘管仍保守,惟亞洲不少地區對同志平權逐步邁向開明。本港同性伴侶登記制度,也是起源於司法訴訟;最後立法會是否通過,多少影響其他地區對香港的看法。
支持同志平權的理據,除了從愛情、尊重私生活及人權角度討論,一個常見的說法,是同志平權有助提高國際形象和吸引外資。多年前筆者曾讀過一名仍在任的立法會議員文章,認為同性婚姻立法有助吸引外來投資,特別是不少跨國企業精英都有同性伴侶。有人因此認為,這也是「一點粉紅」獲眾多跨國企業資助的原因。
有一種說法是,泰國通過同性婚姻後,有更多亞洲地區的同性伴侶移民泰國、吸引更多旅客;新加坡對「一點粉紅」持開放態度、一些政要親屬高調出席活動,使國際投資者對星洲投下信任票。有趣的是,即使是保守的日本,據統計,有1000名員工以上的大企業,有四成設有LGBT(性小眾)措施。
當然,平權就是人權,何必曰利?但實務上,對同志平權持較開放態度,似乎多少可帶來一些經濟效益。
民間開放 有益社會
此刻本港立法會討論一個極保守的同性伴侶登記制度,已經援引一堆「傳統價值」、認為「教壞細路」,輿論認為難以通過。但中國進入現代化後,常有創新之舉。胡適說「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鄧小平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台灣同屬中國自不必說,而泰國、新加坡、日本跟香港一樣都是政治保守地區,即使官方緊張,仍有適度的政策放寬、保持民間開放,有益社會。我們自詡國際城市,又有何不可?
作者是教育及時政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田方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