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諷抗戰電影「搞仇恨」 網民遭封 微博指「陰陽怪氣」同質言論 官媒:境外打手洗白

【明報專訊】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內地近期推出多部抗戰題材的愛國電影,慘烈、血腥情節在多個社交平台引發熱烈討論,當中出現「不要仇恨教育」、「導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等與主旋律「不和諧」的論調。新浪微博出手整頓,前晚公告對多名「陰陽怪氣」攻擊嘲諷愛國題材電影的用戶禁言。
《南京照相館》惹熱論 男孩哭說「把中國人還回來」
內地近日公映的抗戰題材的愛國電影,以《南京照相館》最多討論,上映12天票房破17億元人民幣。電影以一家照相館的視角,記錄日軍暴行,他們一邊舉行「殺人比賽」,一邊又強迫百姓拍親善合影,製造虛假的和平假象,讓不少觀眾淚灑影院。有觀眾說看這片「哭得缺氧」,有人說一包紙巾都不夠擦眼淚,網絡熱傳短片顯示一名男孩隨父母看完不停哭着說:「把那些中國人還回來!」
胡錫進昨發帖稱,前晚看了《南京照相館》,雖然有心理準備,但還是看得很難過,「電影的結尾判了那些日軍戰犯死刑,並對他們執行槍決,那是對觀眾的安慰」。
博主稱「壓抑電影誰願看」 警惕觀眾發「血海深仇」
不過內地社交平台亦出現部分質疑的帖子、短片,稱影片搞「仇恨教育」,讓孩子「困在民族主義的狹隘和封閉中」,「扭曲價值觀」等論調。微博帳號「鴉王說」的北京博主表示,「看電影圖個快樂,壓抑的電影誰願意看」,又稱有女博主看過電影後發了個「血海深仇」的動態,這讓他感到很警惕。
包括《南京照相館》導演在內的團隊,亦都遭遇網上惡意攻擊。《環球時報》指出,此類網暴亂象是以藝術討論為名歪曲歷史、製造歷史虛無主義,而且因為電影核心題材是南京大屠殺,有關網暴的性質更惡劣。《北京日報》也批評,有人借助流量平台的推送機制,在極短時間內形成集中圍攻、輿情操縱,質疑不排除是充當境外勢力的認知戰打手,「這就是在洗白侵略者、混淆歷史因果,其心可誅」。
微博官方帳號公告,經平台核實,「今夕Plus」、「心有善念途中便有天使」、「郝國中雜談」、「黎明評論」等多個用戶「搬運陰陽怪氣的同質化有害言論」攻擊嘲諷愛國題材電影,均已處於禁言狀態;公告提醒網民「愛國是每個人都應當自覺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法國人贈618張抗戰相 華:記屠殺滔天罪行 (2025-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