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全球核風險升溫

【明報專訊】烏戰:佔領核電站威脅用核武 俄「核勒索」惹憂
俄軍2022年侵烏以降有兩大「核勒索」招數,一是控制核電站(例如歐洲最大的扎波羅熱核電站),以核事故風險令烏軍投鼠忌器(烏軍去年反侵俄境時則試圖攻佔庫爾斯克核電站),二是核武威脅(例如提升核武部隊警戒級別和威脅動用戰術核武),阻止西方支持烏軍襲俄本土。波蘭則探討尋求法國的核保護傘。
中東:以美炸伊朗核設施 區內核風險升降難判斷
6月以伊戰爭,公認核武國以色列在伊朗襲殺核科學家和攻擊核設施,並促使美軍轟炸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的核設施,惟造成破壞程度受質疑,且傳出伊朗預先撤走部分濃縮鈾,因此中東核風險是升是降仍難斷定。伊朗否認尋求核武,但堅持要有核提煉能力,區內國家如沙特阿拉伯則警告如伊朗擁核就會「跟隨」。
東亞:朝鮮矢志成「核強國」 韓引入美延伸威懾
經歷「特朗普1.0」峰會外交無疾而終後,金正恩2021年表明「國家核武力建設大業」將令朝鮮成為「世界一流的核強國、軍事強國」,續推洲際彈道導彈、核動力戰略核潛艇等相關項目研發。韓國因此引入美軍延伸核威懾,且有自行研發核武的呼聲。台海局勢則有演變成兩大核武國中國和美國的核衝突之虞。
南亞:核武國擦槍走火 印炸巴核部隊總部旁基地
南亞兩大擁核國印度和巴基斯坦5月的短暫衝突,令外界一度擔憂局勢失控。在備受注目的空戰以外,印度以導彈擊中巴基斯坦的努爾汗軍事基地,該基地跟巴方負責監控與潛在動用核武庫的國家指揮局總部相距不遠,促使中美等介入,雙方暫擱置衝突。
(資料來源:大英百科全書/安納多魯通訊社/BBC)
(二戰結束80年)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廣島長崎原爆傷猶在 專訪應屆和平獎得主談願景 被團協:推進禁核武條約擴員 應對新威脅 (2025-08-06)
「核禁忌」變脆弱 核戰陰霾重臨 普京侵烏開「核勒索」先例 特藉原爆「美化」炸伊朗 學者同斥 (2025-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