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Emily】慈山寺出書 李嘉誠講經講建寺經過

發佈於

【明報專訊】由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捐款興建嘅大埔慈山寺出版新書《光中回首》(圖),記錄籌備同興建嘅故事。書中章節提及誠哥嘅佛學觀,例如誠哥早年同仍然年幼嘅兒子李澤楷夜晚散步,見到空中有綠光球體飄浮,李澤楷問「我們是不是見鬼了」,誠哥安慰話「心正不怕鬼」。

李澤楷年幼問「是否見鬼」

李嘉誠安慰「心正不怕鬼」

書中形容嗰次事件令誠哥深思,人生重要課題在於「心內看不見的是什麼」,於是建議慈山寺觀音像要手持摩尼寶珠,象徵透過智慧觀照,達到「內外明澈,識自本心」。

新書由慈山寺秘書長倪思瀚居士擔任總編輯,印製1000本精裝版,唔會公開發售。除咗記錄慈山寺由籌備到建成嘅點滴,新書亦分享誠哥當中嘅思考同領悟。其中慈山寺信眾均以「供水」儀式禮佛,話背後源於施工期間誠哥每個月都去親自監察進度,有次見天氣酷熱,同倪思瀚講笑話「Walter(倪嘅英文名),要用Water啦」。除咗要求為工人預備凍水,原來誠哥語帶雙關,話社會重視保護環境,大量燒香有隱憂,「若波及寺旁的一大片山林及棲息當中的動物,實為慢心之過」。

免功德箱添壓力 搬唔當眼地方

寺內「功德箱」亦有誠哥嘅心思,慈山寺開放初期喺大雄寶殿設功德箱,佢有次到訪見到,認為會構成無形嘅捐款壓力,立即建議移除;寺方反映話唔少善信希望作出貢獻,誠哥考慮後提出將功德箱搬去唔當眼嘅地方,「讓有心人因發心才去尋找功德箱,而不是『見箱解囊』」,善款亦全數撥捐其他慈善團體。

誠哥透過李嘉誠基金會捐贈超過35億元建造嘅慈山寺,喺2015年落成,但一年後仍未舉行開光大典,新書透露咁係因為誠哥決定喺觀音像下建立佛教藝術博物館,認為要「導航」大眾,透過藝術令大家感受佛法智慧與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