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美兩前財長警告債市風險 保爾森籲定應急計劃 防國債崩盤

【明報專訊】在金融海嘯期間出任美國財長的保爾森(Henry Paulson)及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周二接受CNBC訪問時,警告價值29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市場可能面臨威脅,不可持續財政路徑,以及市場對美國政治體系擔憂,都可以令債市面臨風險,呼籲及早應對,以防債市面臨系統性危機。在美國政府債務持續增加之際,美國財政部公布,將於周四拍賣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1個月期國債,刷新該期限國債的單次拍賣最大規模紀錄,反映美國政府的借貸需求增長。
美國政府債務上限自7月初上調以來,財政部一直加大國債拍賣規模,以重建現金餘額。美國財政部上周表示,至少在2026年前,將更依賴短期債券來彌補支出缺口。財長貝森特曾表示,期限較長的國債孳息率過高,不考慮增發長債。除1個月期國債以外,美國政府本周將發行總值1250億美元的國債,包括580億美元的3年期國債、420億美元的10年期國債,以及250億美元的30年期國債。
蓋特納:10年國債孳息率仍適中
在2006年09年初於小布殊政府擔任財長的保爾森警告,目前的聯邦政府債務路徑不可持續,「我不知這是否意味在6個月、6年後,又或者什麼時候撞牆」,強調風險確實存在。為2009年初上台的奧巴馬政府擔任財長的蓋特納表示,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仍處於「相當適中水平」,反映市場仍有信心美國將理性治國,但這最終取決於能否降低赤字,讓聯邦政府的收入與支出恢復平衡,並維護法治及美聯儲獨立性,但這些信心支柱正蒙受更大的陰影。
保爾森呼籲制定財政應急計劃,以防美國國債崩盤。他表示,這可能涉及一系列潛在的加稅措施,例如全國消費稅。蓋特納表示,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措施將「難以逆轉」。
保爾森與蓋特納均表示,關稅會損害美國工業。保爾森指出,這相當於扶持過時的企業,卻阻礙未來的產業,進口關稅會懲罰某些經濟領域,同時獎勵其他領域,並造成扭曲,產生負面影響。蓋特納則形容,關稅是「對美國製造商的腐蝕性稅收」,但他認為美國經濟能承受關稅的衝擊。
就在特朗普不斷就減息向美聯儲施壓之際,保爾森與蓋特納也強調維持美聯儲獨立性的重要。保爾森表示,美聯儲的獨立性,對維持投資者對美元及美國經濟的信心尤為重要。蓋特納亦表示,美國國債作為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礎資產,有賴對美國法治、產權與美聯儲獨立性的信任。
稱關稅扶持過時企業 礙未來產業
美聯儲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將於周五離任,提前6個月結束任期,讓特朗普政府有機會提前安排支持減息的盟友入局,向主席鮑爾施加更大壓力,令減息預期升溫。高盛宏觀交易員Paolo Schiavone的報告指出,減息預期,以及強勁的企業盈利,蓋過了對關稅的擔憂,令美國股市近期在接近紀錄高位徘徊。美股三大指數早段向上。高盛的報告指出,美國1年內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30%,這似乎是危險的信號,但股市仍然蓬勃,考慮到大市的勢頭,沽空幾乎不合常理,箇中關鍵在於市場看得不夠遠,忽視經濟衰退的風險。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