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內地推學前免費教育 今秋實施 涉200億財政開支

【明報專訊】中國財政部昨(7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披露,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覆蓋所有幼稚園大班兒童,預計今年秋季學期將惠及約1200萬人,涉200億元(人民幣,下同)財政支出。此前,中央已宣布每名幼兒可獲3年「奶粉錢」(國家基準每年3600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表示,國家育兒補貼制度釋放出明確的激勵生育信號。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日前對外公布。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昨表示,這是中央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政策規定,免除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的保育教育費,民辦幼兒園參照當地公辦幼園免除水平相應減免。
先免學前一年費 逐步擴大
內地實施9年義務教育制度,小一至中三免費。郭婷婷介紹,保育教育費佔家庭學前教育總支出的比重較高,免除費用後,家庭的教育支出將有效降低。「僅今年秋季一個學期,全國財政將增加支出約200億元,相應減少家庭支出200億元。」郭婷婷說,免除學前一年的保育教育費後,將綜合考慮學齡人口變化、財力狀況等因素,與教育部研究適時完善免費政策,讓更多孩子受益。
財政部指,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擔,中央財政對西部、中部和東部地區分別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擔,敦促各地確保及時足額撥付資金。教育部財務司長劉玉光表示,各地將在8月底前完成相關準備工作,讓大班兒童在今年秋季學期開學時就能享受到政策紅利。
對於已確定的「育兒補貼」政策,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長王海東上月底表示,按照工作計劃,各地將在8月下旬陸續開放育兒補貼申領。《人民政協報》昨刊發對全國政協委員賀丹的專訪。賀丹表示,養育子女絕非家庭的「私事」,而是關乎社會延續與人口發展的「國之大者」;這一政策從制度上為家庭減負,釋放出明確的激勵生育信號,緩解家庭育兒的經濟焦慮,讓更多家庭敢生、也願意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新制度引電騙 警籲民眾警惕 (2025-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