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商用司機體檢修例盼明年首季展 增涵青光眼聽力認知障礙 暫無意設退休年齡

【明報專訊】政府擬提高商用車輛司機的體格證明要求,包括將司機提交「體格檢驗證明書」年齡門檻由70歲降至65歲,並改「一年一檢」等,當局2023年5月提及原擬去年修例及實施,至今未落實。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昨在電台節目稱,最新希望不遲於明年第一季展開修例程序,並提到更新體格檢驗證明書、制訂醫療評估指引兩項工作已「大致完成、七七八八」,會將青光眼、聽力及認知障礙等納入體檢範圍,但不會以年齡限制司機的可駕駛車種。
陳美寶:一年一檢便跟進
陳美寶昨在港台《星期六問責》回應近日對商用車司機體格證明要求的多項關注,包括達年齡門檻司機須提供驗身證明的頻率、應否設定退休年齡等(見表)。近日有意見提出65至70歲司機毋須「一年一檢」,陳美寶稱每人身體狀况有異,商用車司機平日路面使用率非常高,香港商用車司機每千人涉及意外有21.5人、私家車則每千人有3人,認為「一年一檢」較方便醫生跟進。
政府亦建議更新「體格檢驗證明書」,包括在原有表列7項不宜駕駛疾病名單上再新增8種疾病,例如認知障礙、夜盲症等,並加強視力及視野測試標準。陳美寶表示,前年諮詢立法會事務委員會後,有再諮詢業界意見包括道路安全議會、醫療界等,運輸署亦成立專家顧問小組,取得一些有用意見,舉例青光眼、有否慢性病需服藥令反應或肌肉控制受影響,日後會包括在檢查範疇。
稱人人體况異 限工時非理想
至於商用車司機年齡應否限制,陳美寶說,會抱開放態度及考慮香港獨特情况,現階段先改革體檢安排,設年齡上限非優先處理。她說,現商用車司機已登記領牌有37萬人,65歲以上佔12萬人;其中的士界別有20萬名司機領牌,8萬多為65歲以上。她形容,長者司機經驗豐富、有活力,比起限制年齡,體檢設限更有效確保他們在安全情况下駕駛。
近日亦有意見提出,應為達一定年齡門檻商用車司機設每日工作時限。陳美寶認為,不同種類商用車如貨車、小巴、的士,各自工作性質不同,而每人身體狀况有異,訂定時間指標非理想做法。海港運輸業總工會主席楊連碧向本報表示,以貨車司機為例,由於路程有限,司機一般不會長時間駕駛,關鍵是其間能有休息空間,無必要限工時。
運署設免費體檢 工會盼優化
楊又說,在不影響司機就業原則下支持政府對商用車司機新增的體格證明要求。他說,運輸署現時有設免費「商用車司機健康檢查」,他期望當局日後有新規定後可優化計劃,為司機滿足新法例要求。
政府現建議商用車司機65歲或以上須「一年一檢」才可獲續牌,楊連碧認為不少司機雖年長但身體狀况正常,不應一刀切,冀如達一些指標者可獲較寬鬆處理,減少驗身頻率。至於有建議商用車司機應設退休年齡,楊認為因人手不足及生活需要,不乏65歲或以上貨車司機,而做貨運除駕駛亦要「落地」工作,如身體有問題本身亦會自然流失,以身體狀况作門檻比設年齡上限更理想。
運署偕醫委會訂醫生名冊
業外委員:醫委不應介入
陳美寶昨亦表示,運輸署與醫委會將訂定醫生名冊,方便商用車司機日後體檢,名冊會於運輸署網頁更新。醫委會業外委員林志釉回覆本報稱,醫委會作為監察醫生質素及操守機構不應介入制定相關名冊,醫生本身訓練已有足夠基礎,理論上每名醫生都有足夠能力提供相關身體檢驗安排。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醫生指部分病分程度 冀訂體檢指引 (2025-08-10)
稱的士車隊達目標 首支日均百張單 (2025-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