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寧德時代江西鋰礦 據報停產最少3個月

發佈於

【明報專訊】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稱,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750)位於江西省的梘下窩鋰礦區已暫停生產,並維持至少3個月。此前,內地媒體曾報道該礦區於去年9月因碳酸鋰價格下跌而停產,之後今年2月傳出恢復營運的消息。

去年9月一度停產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表示,寧德時代已在內部通報該礦區暫停生產,並通知附近的宜春冶煉廠。報道指出,市場關注該礦區的開採許可證續期問題,而該許可證將於8月9日到期。此次許可證問題正值中央加強產能過剩整頓及收緊礦業監管之際,對於鋰行業已供過於求逾兩年,梘下窩礦區停產或將有利於緩解市場供應過剩的壓力。彭博在辦公時間外向寧德時代查詢,未獲回應。

廣州交易所抑炒賣碳酸鋰期貨

今年7月,廣州期貨交易所碳酸鋰期貨合約價格一度突破每噸8萬元(人民幣,下同),後因交易所出手抑制炒賣,至上周五價格回落至約7.6萬元。

綜合內媒報道,2022年8月,寧德時代宣布取得梘下窩礦區的採礦權,礦區面積6.44平方公里,鋰金屬氧化物量經過換算後,相當於能提取出657萬噸碳酸鋰。該礦區的3300萬噸含鋰瓷土選礦項目分為三期建設,其中第一期已於2023年中全面投產,年產碳酸鋰約4.2萬噸。

去年9月,內媒引述瑞銀報告指出,寧德時代江西鋰礦暫停生產的原因是礦石開採成本高於市場碳酸鋰價格,現金成本約每噸8.9萬元。當時寧德時代回應稱,根據碳酸鋰市場情况公司擬對宜春鋰礦進行生產調整。雖然今年2月傳出該礦區重新營運,但有內媒實地考察後,發現梘下窩鋰礦區尚未有生產迹象。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