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天時地勢習俗 順德爆基孔疫有因 疫前九成村鎮滅蚊不達標 佛山登革熱去年全省最多

【明報專訊】廣東今夏罕見爆發基孔肯雅熱(CHIK)疫情,省疾控局昨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全省上周(3日至9日)新增報告1387宗本地病例。爆疫至今,廣東累計錄得逾9000宗個案。疫情為何在廣東佛山爆發?本報記者近日在此輪疫情「疫源」兼「重災區」的佛山順德區走訪多日,與居民、防疫人員、物業管理者交流,發現在病毒流行大環境、氣候問題之外,順德爆疫亦有本地自然環境、城鎮建設、衛生問題、生活習慣等重要因素。
明報記者
在佛山指導CHIK疫情防控的中國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專家劉起勇,近日透過央視解讀順德爆疫的外圍因素,指出已有119個國家及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熱病毒(CHIKV)傳播情况,以及今年炎熱多雨,易令蚊蟲滋生。此外,他還提到一項關鍵信息,即這次順德首宗確診病例感染的CHIKV為印度洋流行株,「印度洋型特別容易被伊蚊傳播,傳播效率特別高,很多因素疊加起來,導致我們這次疫情超過了歷史上幾次小的爆發流行」。
官媒報道,「7月8日,一名境外返回人員在順德被確診,成為本次基孔肯雅熱疫情的『零號病人』」。本報記者日前採訪「零號病人」所在的順德樂從鎮騰沖村,當地消息稱該名患者從斯里蘭卡打工回來。不過,村民也表示早在6月初就有不少人「中招」,出現發燒、皮疹、關節痛等症狀,但沒人覺得是新病毒感染,都在村口藥店買藥吃,政府防疫部門也沒發現傳染病異常情况。
外貿迎關稅戰 拓市場撞正疫區
「疫源」樂從鎮有著名的樂從國際家具城,以及大型的家俬店群落。國際人員來往頻繁,增加境外傳入風險。順德家具協會秘書長黃梓麒今年6月曾稱,順德家具產業對美出口受關稅影響後,當地企業積極開拓中東、非洲、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目前對東南亞、中東出口呈增長態勢。非洲、南亞、東南亞近年均爆發CHIK疫情。
國家疾控局長沈洪兵本月初帶隊到佛山指導CHIK防疫時,專程到樂從鎮平步社區、沙滘社區,實地了解工作情况。平步、沙滘、騰沖都在樂從國際家具城周邊,也是疫情「重災村」。沈洪兵要求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措施,強化防控,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和風險點位消毒殺菌,全面剷除病媒生物滋生地,阻斷病毒傳播渠道。
順德CHIK疫情擴散,病例較為集中在順德北部的樂從、北滘、陳村3鎮,地方政府在爆疫前的工作也備受詬病。廣東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長康敏上周六(9日)在佛山疫情記者會提及,通過多輪強化滅蚊,大部分涉疫村居的蚊媒密度明顯降低,幼蚊、成蚊指數符合防控要求達標率從早期不足10%,到近期已持續維持在90%以上,大幅降低社區傳播風險。
滅蚊雖不達標 監測卻未上榜
其說法意味着疫情前,各村鎮蚊媒防控超過九成不達標。然而,據廣東疾控中心此前統計數據,5月下半月全省伊蚊密度監測點有44個達到高密度,主要分佈在廣深各街鎮,佛山順德的樂從、北滘、陳村等地均榜上無名。這些情况引發外界關注「是未納入監測,還是地方數據造假?」
珠三角多蚊患,不過官民更為熟悉的蚊媒疾病是登革熱,每年6月至11月是流行期。近期發表在《中國熱帶醫學》的研究〈中國基孔肯雅熱流行病學和病原生物學研究進展〉提到,登革熱與CHIK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學和臨牀特徵,主要傳播媒介都是埃及伊蚊與白紋伊蚊,常見共同流行,因此對登革熱與CHIK採取相同防控措施,同步監測意義重大。
因此,登革熱疫情數據對觀察CHIK流行也有價值。珠三角去年曾小規模爆發登革熱,記者整理廣東疾控中心去年9月至去年底各市監測周報數據,發現本土確診登革熱個案最多的城市依次是佛山(4227宗)、廣州(3392宗)、深圳(1641宗)、中山(801宗),以及江門(646宗)。
嗜園藝易滋蚊 民居少裝紗窗
這5個城市人口密度深圳第一,每平方公里8889人;佛山、廣州、中山較接近,均約每平方公里2500人;江門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僅約500人。對比顯示,佛山蚊媒疾病防控較差。疾控人員提到,爆發登革熱與南方民眾喜歡在家種花草、養水生植物,市區公園的假山水池較多有關。「移民城市」深圳雖然人口密度最高,但城市建設、民眾生活習慣與其他珠三角城市有很大不同,故個案較少。
本報記者走訪順德樂從、北滘、陳村亦發現,居民都習慣在自建房前後種盆栽。值得一提的是,陳村花卉產業遠近聞名,有「中國花卉第一鎮」之稱。當地民宅安裝紗窗紗門的不多,因南方夏季濕熱,紗窗有礙通風,且易發霉生鏽。此外,珠三角城鎮民眾在夏天習慣短袖短褲,一旦有攜帶CHIKV的蚊媒出現,容易叮咬引起傳播。
康敏在記者會呼籲,涉疫地區家庭裝紗窗,民眾出門塗抹驅蚊液,盡量穿長袖衫長褲。康敏說,做好防蚊滅蚊工作,首要是持續「翻盆倒罐清積水」,並建議政府重點於老舊社區等全面清理滋生地。
順德本是農村,改革開放後依靠輕工業和外貿經濟迅速發展,但城鎮化速度遠不及其他城市,呈現「大農村包圍小城區」的格局。「村中城」風貌與廣深城中村無區別,村屋錯亂擁擠,當中混雜商舖與廠房,人車貨流密集交織其中,街邊積水、堆放垃圾隨處可見。
市中心恍城中村 人口密衛生差
在公共基建較落後的城鎮,密佈的地下渠道向來是蚊蟲滋生黑點。與部分順德市民攀談時,其中一種意見認為,當地自推動雨污分流改造,部分工程「偷工減料」,令雨水渠平時容易積水,落雨又排水不暢,成為蚊蟲樂園。
不過,有水利專家指出,雨污分流改造是為環保,而非建設「海綿城市」。水鄉順德屬於珠江三角洲冲積平原,地勢平坦、較低,加上渠道老化、早年設計不合理,平時有積水、大雨排水不暢「很正常」。
(國情解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