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回應梁振英質疑 孫玉菡稱「以數據說話」 指人才助穩定勞動人口及住宅空置率 (13:11)

發佈於

前特首梁振英日前指政府需因應人才計劃作客觀、科學化人口規劃,並再次質疑有人才只為拿身分而非來港工作。勞福局長孫玉菡今(8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人才扭轉本地勞動人口跌勢,並有助填補住宅市場流失的20至34歲本地客源,維持住宅物業空置率平穩,而大部分到港人才已在港就業。他又透露高才通截至6月底,已有逾10萬名受養人抵港,將在未來兩星期內公布高才通續簽統計數字。

孫玉菡指,按政府統計處最新推算,2046年中65歲或以上長者會佔整體人口的36%,而勞動人口參與率也會從去年55%下降到2046年約52%,而人才與家眷陸續抵港及落戶,扭轉本地勞動人口跌勢。他引述數據指2024年中香港人口比2022年中增加2.4%,而過去一年持續人才移入,抵銷人口自然減少的影響,讓整體人口保持穩定。

孫玉菡又說,新來港的人才大多處於工作年齡,有助補充本地勞動力,並指去年的30至44歲勞動人口較2022年累計上升1.7%,快於整體勞動人口同期0.3%的增長率。他又指來港受養人六成是18歲以下的子女,形容他們是「生力軍」。

對於住屋需求,孫玉菡說人才來港之初先租住物業屬正常,並引述市場分析指2022年12月至今年6月,香港私人住宅租金指數累計上升逾一成。至於為何住宅物業空置率未下降,他指2024年本港20至34歲年齡層的人口較10年前下降約24萬,該年齡層的本地人普遍開始另置居所,是住宅物業市場的重要客源,該年齡層人口下跌本該導致住宅物業需求減少,而「搶人才」措施帶來新客源,空置率才大致平穩,形容「幸保不失」。

孫玉菡:大部分到港人才已在港成功就業 未來兩周將公布續簽數字

至於人才對本港的經濟貢獻,孫玉菡指,大多數入境計劃要求人才到港前要在本地獲聘,而大部分到港人才已在港成功就業,主要投身金融、創新及資訊科技和商貿等行業,當局一直密切關注各項人才計劃的續簽申請,掌握他們的就業動向和發展狀况,將在未來兩周內公布續簽統計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