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劉銳紹:牆裏鞦韆牆外道 桃李依依「奸」暗度——從美俄峰會談烏克蘭問題看中國的利害得失

【明報文章】美俄確定本周五在阿拉斯加舉行峰會,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討論烏克蘭問題。國際政治都講本國(甚至個人)利益,少有真正的仁義道德,故想起宋代蘇軾《蝶戀花.春景》之句:「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真像眼前光景——西方陣營先行關起門來,在牆內一面輕鬆盪鞦韆,一面竊竊講數和偷笑;被棄於牆外(即局外)的人只能自話自道,牆門打開時,已難控制自己的命運了。
此外,南唐後主李煜的《蝶戀花.春暮》又說:「桃李依依香暗度。誰在鞦韆?笑裏輕輕語……人間沒個安排處。」正如美俄挽手盪鞦韆,咿咿唈唈香暗度,說透就是「奸」暗通,然後開門笑語,令烏克蘭不知如何安排才好。故引為今天標題。
(1)美俄峰會像巴黎和會
──這次是美俄兩國在過去4年多以來的首個領導人峰會,不單影響烏克蘭局勢,對國際形勢也有重大啟示。雖然這個會議本周五才開,但從事前態勢和各方放風的內容可見,這次峰會很像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實際是列強分贓的會議。
當年中國雖然也在戰勝國之列,可以派代表團出席,但卻是被宰割的主體。原來英、法、意三國早在1917年2月已跟日本簽訂密約,保證在戰後支持日本取得德國戰前在山東及各島嶼的領土權;美國後來也沒有反對。更慘的是,原來北洋政府段祺瑞於1918年9月與日本簽訂密約,「欣然同意」日本有權在山東築路、有權駐軍青島和濟南,以換取日本2000萬日圓的秘密借款。因此,日本可承繼德國在山東的利益(詳見葉曙明《重返五四現場》)。
當年發生在中國的事,今天會否發生在烏克蘭?有待揭曉。但特朗普近日放話會涉及「交換領土」;普京又列出諸多條件,例如日後要限制烏軍規模、歐美不能授予遠程武器,大有日後繼續欺壓烏克蘭的可能。此外,美國副總統萬斯已於上周末前往英國,與有關人士見面。在在顯示,西方陣營已密斟一套安排,也在試探烏克蘭的反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不會割讓領土,但能夠化被動為主動的轉機不多,一切要看該國及其國民的選擇了。
──眼前可見的是,歐洲國家對這次美俄峰會,跟當年的巴黎和會取態稍有不同。當年因為列強一起欺壓在亞洲的中國,而這次則因為烏克蘭就在歐洲,局勢如何,將直接影響歐洲各國,所以急拋有利於歐洲的方案,包括要讓烏克蘭參與決定、不應為停火而放棄領土、解決方案必須同時保護烏克蘭和歐洲的重要安全利益。歐洲國家強調,二戰後期的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由美國和前蘇聯劃分歐洲勢力範圍的年代不復存在。
──即使如此,惟列強背後有沒有其他秘密協議?有沒有不利於中國的默契?不得而知。當然,今天中國綜合國力已大幅提升,但西方陣營對中國的境外傷害還是存在的。我不想用「先驗論」來看周五的美俄峰會及日後發展,惟不妨從經驗論的角度多作研究。
種種迹象可見,美國與俄羅斯基於各自利益,經過一段時間眉來眼去,現在暫時「互鬆一下」(不是互讓一步)。美國可能同時趁機撬鬆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因為美國全方位針對中國的策略沒有變;即使關稅戰火可稍緩90天,但特朗普仍在部署削弱俄羅斯、中國的實力和國際影響。他力促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在白宮簽署和平協議、推動泰國與柬埔寨停戰、搶奪國際港口,全方位壓華的整體形勢十分明顯。可以想像,假如烏克蘭問題可以暫時放下,就更有利於美國針對中國。
(2)中國面對怎樣的形勢
──先看一個問題:中國全面傾向俄羅斯的全天候合作,是否有效?中國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據報外長王毅早前更向歐盟表示,中國不想俄羅斯輸掉這場戰爭,這又令可能有所突破的中歐關係煞了一步。中國的「志願參戰者」於烏克蘭被捕,更令外界戲謔:朝鮮派出收費的軍人,中國則可能是體現政治姿態的免費服務。
退一步說:即使在日常的中俄關係上,中國有沒有明顯得益?可以說有,例如雙邊貿易增長、俄羅斯支持「一個中國政策」等。但除此之外,公開的實質得益例子不多。中國雖然可以增加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惟不能大幅壓低油價而得益;後期成功爭取降價,但據報仍比俄羅斯賣給印度的同類油價高。兩者輸送距離相若,惟中國要付高價,「理由是在商言商,質量較高」。有沒有外交考慮,不多說了。
──再看遠一點:中國長期強調中俄友好,但中國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時經過中亞地區(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並不支持,還出現阻礙的個案。中國原想在俄羅斯境內發展南、中、北三線絲綢之路經濟帶,不過俄羅斯不願合作,擔心中國的經濟影響深入俄境,只啟動南線若干項目。這些都是業界人士看在眼內的事實。
西方輿論指烏克蘭戰事爆發後,中國希望俄羅斯與西方陣營僵持下去,藉此分散美國精神,減少對中國的壓力。但美國其實一直沒有着力援助烏克蘭,只讓歐洲國家主力援烏。當俄羅斯未與美國「桃李依依香暗度」之前,中國還有點形勢可以借助;惟如今美俄各取所需,變成「牆裏佳人笑」,中國又會否原意泡湯,甚至被出賣呢?不知道,但願不會。
──此刻,中國擔心的事情(美國解決烏克蘭問題後更會大力針對中國)可能很快出現。那麼中國可借力的地方在哪裏呢?本來,早前當歐美還因為關稅問題僵持、歐盟到了「中美之間選其一」的關鍵時刻,中國可以抓準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分拆歐美」(至少在某些領域)。但不知何故,中國又變成慢了一步的梁山伯,歐盟變成「遲來三日馬家娘」,與美國達成初步關稅協議,中國日後要「分拆歐美」又要多花氣力了。
──也許令人稍為放鬆的是,台海兩岸發生戰禍的機率應可減少。中國大陸軍方近期的人事變動(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神隱」多月,北部戰區司令員黃銘沒有在「8.1建軍節」的活動上出現,傳聞出事)。美國雖然仍咬緊台灣的關稅,但這是美國慣常的「獅子口行動」,反正台灣肯定要依賴美國。不過,美國短期內不會放棄利用台灣,必要時也許又會在關稅上放台灣一馬。
──再說一個虛無縹緲和沒有答案的問題:中國看歐美陣營很奸,惟對方又怎樣看中國呢?會不會是西方角度的「奸」?那麼,為什麼西方陣營可以一起「奸」,而中國在國際上只能靠給予利益來凝聚同路(利)人?但在政治上只可以小範圍的圍爐取暖,還要扮演主力支撐的角色?
──中國可以怎樣做?當然不能跟外國一樣奸,而是必須努力解決內部問題,否則「後欄起火」,人民將更困惑,外國就更容易利用。所以,怎樣令言路暢通、發揮群眾智慧,解決討論和獻計空間不足的問題?乃對外策略多元、對內民氣紓心的方法。君記否?俄軍入侵烏克蘭之日,已有不少人建議中國切勿一面倒挺俄,慎防它也會跟歐美「桃李依依奸暗度」。可惜人微言輕,「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