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歐連環熱浪 法掀冷氣機政治爭議 極右推全國「製冷」保民生 左翼斥不環保非治本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今夏歐洲異常早爆發熱浪,法國多地氣溫屢見新高,巴黎最高達38℃,南部部分地區更超過40℃。法國社會一向抗拒冷氣文化,因生活習慣、法規和生態意識影響,冷氣普及度低。然而,隨着極端高溫愈來愈常見,社會對冷氣機態度出現變化,是否大量推廣冷氣的爭論,已成左右派政治角力新戰場。

空調議題成法國文化戰爭新焦點。熱浪席捲歐洲之際,空調政策逐漸成為政治立場分野。極右領袖馬林勒龐聲言,若其國民聯盟(RN)上台,將推動全國「大型冷氣計劃」保障國民生活;保守派議員曾聯署建議強制某些公共空間安裝冷氣。綠黨領袖唐德利耶則主張藉城市綠化、提升建築能效減緩熱島效應,批評大量推廣冷氣只是治標不治本。保守派報章《費加羅報》批評「讓市民汗流浹背會影響學習、減少工時、加重醫院負擔」。左翼《解放報》則指空調為「必須克服的環境異常」,因其排熱量大、耗能高。

熱浪早襲 法南多地逾40℃

政府官員則嘗試在兩派之間取得平衡。環境部長帕尼耶-魯納謝認為,冷氣對長者及弱勢群體有其必要性,但不應全面普及,而應優先考慮替代降溫方案。

今年熱浪來得異常早,全歐洲進入高度戒備。巴黎艾菲爾鐵塔頂層上月初因極端高溫關閉,南部多地氣溫突破40℃,全國近2000所學校上月初被迫停課或提前放暑假。部分教師反映教室通風不良,學生出現不適,家長亦據市府通知於中午接回子女。

數十年前歐洲住宅普遍重視保暖,空調並不常見。如今,歐盟哥白尼氣候計劃指出,歐洲現時熱浪持續時間遠較40年前加長,昔日大多認為空調「極度美式」又「沒必要」,如今已愈見「剛需」。

法國住宅安裝冷氣比例向來遠低於鄰國。生態轉型署2020年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住戶設有冷氣(大部分為流動機種),固定式冷氣安裝率僅4%,明顯遜於西班牙六成、意大利四成,美國及亞洲達九成。法國人抗拒冷氣,不單因電費高昂,更多源於文化與制度。居民普遍認為冷氣有損健康、易致喉嚨痛且不利環保,有人甚至認為「撐幾天就過」。

社會文化建築法規礙推冷氣

此外,建築法規對安裝冷氣設限,尤其巴黎歷史建築林立,連更換窗戶都受管制,難以加裝空調。政府鼓勵以室內隔熱、種樹、綠化屋頂等提升舒適度,例如利用磁磚地板和街道大樹,令室溫比戶外低數度。

法國民眾的生態和氣候意識亦根深柢固,市民多認同冷氣能緩解酷熱,但冷氣排出熱氣只會加劇城市升溫,產生惡性循環。專家警告,大規模普及冷氣令戶外溫度或上升2℃,不利氣候目標。

不過,面對熱浪提早來襲且日益頻繁,更多法國人坦言觀念正在變化。家品店的流動冷氣機銷量暴增,顯示需求上升。

研究人員魯阿斯強調,社會應思考設計傷害最小的系統,在維護健康與氣候之間取平衡。

(法新社/紐約時報/中央社)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東京個半月56人中暑亡 2/3家中冷氣閒置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