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觀眾被包圍 「黑手」在指揮 黑盒音樂會 顛覆視聽奏慣例

【明報專訊】聽樂團演奏,自然是聲音的饗宴;但眼睛卻總忍不住看看小提琴手角度幾近一致的拉弓,又忍不住看看後排敲擊樂手靜待時機,奮力一擊,視線還不時飄向那個隨音樂時而激烈、時而輕柔地晃動的背影。你可曾想過,作為觀眾,你的座位不是在台下仰視着樂團,而是坐在樂團之中,指揮的雙手就在你眼前揮動?
《黑盒音樂》(Black Box Music)是丹麥作曲家西蒙.斯提恩-安德森(Simon Steen-Andersen)在2012年首演的作品。而作曲家兼香港創樂團節目總監盧定彰和《黑盒音樂》的緣分,原來是始於2012年英國的一個音樂節,「那年是我第一年去英國讀作曲,(看完《黑盒音樂》)我是很開眼界的,因為當代作曲或當代音樂很多時給人的感覺很嚴肅,或難以明白,甚至是難入耳,不知道如何欣賞,但是這個演出很平易近人、有很多幽默感,我當時立刻覺得任何觀眾看到這個演出都會很享受,不一定是音樂愛好者」,盧定彰說沒想到10多年後有機會把《黑盒音樂》帶來香港。
樂手在觀眾左右後方 前面熒幕投影黑盒
2025/26香港創樂團新樂季「樂/樂」期待發掘更多玩味音樂,以《黑盒音樂》作為開季節目看來最合適不過。盧定彰說屆時由14名創樂團團員組成一個小型管弦樂團,有弦樂、銅管樂、敲擊樂、豎琴等樂手。有趣的是,樂團分成了3個部分,分別置於觀眾的左、右和後方,好像環迴立體聲般包圍觀眾。而觀眾前方是一個大熒幕,投影黑盒裏發生的事,換言之觀眾將會坐在表演場地的中央。上文多次提及,甚至是節目名稱一部分的「黑盒」,到底擔當怎樣的角色?「黑盒其實類似一個舊式電視機的大小,可以想像(裏面)是一個皮影戲或木偶戲。」盧定彰說。
探討「音樂-視覺」「指揮-樂團」關係
指揮羅伯托.馬克達(Roberto Maqueda)會將他的雙手放進黑盒,黑盒裏的情况會即時投影出來。盧定彰說:「Roberto會做很多不同的動作,一方面是指揮樂團……但偶爾又會有日常生活見到的動作,譬如是V字手勢。去到演出的某部分,你會開始有點懷疑,究竟是他在指揮樂團,還是樂團在帶領他呢?開始有一個所謂聽覺和視覺的落差。」盧定彰舉例,指揮指向右邊的樂團,樂團正常應發出聲音,但反而是沒有指的那邊發出聲音,「所以整個作品一方面探討音樂和視覺的關係,同時也是探討指揮和樂團的關係……指揮以往和樂團的關係好像很單向,就是指揮決定所有東西,他做出一些手勢,然後樂手跟隨。而這個作品有趣的地方,正正是能看到在這些關係裏有不同的角力」。
Roberto同時還擔任敲擊樂手,但他的演奏會在黑盒內完成,以音叉、摩打、指揮棒、氣球等道具與樂團共奏。Simon接受文字訪問時,說:「Roberto是第二代《黑盒音樂》獨奏家,他演繹這個作品時帶有豐富的個人特色,他在演出中表現出力量與意志,而且專注力十足。」
Simon亦談及《黑盒音樂》創作原因,他說:「當看着指揮家演出時站在樂隊前,我覺得這種聽覺和視覺的雙重體驗很有趣,因為我看到的畫面明顯在某程度上影響着我的聆聽方式,我欣賞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指揮家手勢和樂團演奏之間的關係。」以此為緣起,他創作出《黑盒音樂》,希望「把慣有的做法反過來,將觀眾『置身於』樂團中,換言之從樂手的視角觀看指揮的手勢」。為了還原這個設定,盧定彰找到自由空間大盒,能放置各大型樂器、座位可隨意搬動,又有大熒幕。他回想當時在英國看《黑盒音樂》時,場地是個大貨倉,「不是一個典型的表演場地,我覺得這也是當代音樂經常觸及的,除了一般表演場地外,我們有沒有可能用其他空間去建構一個演出呢?Simon還要求演奏時,燈光要完全熄滅,真的好像你進戲院看電影,同時有一個現場樂團圍着你」。
本地樂曲+視覺設計 《回響》打頭陣
Simon說《黑盒音樂》會放大指揮的手勢,並嘗試把指揮的手用黑盒「隔離」,這個設置連繫到他一直希望在作品中探討的:從不同的視角探索熟悉的情境、事物或現象,「將我們熟悉的事物顛覆過來」。盧定彰認為《黑盒音樂》絕對是Art Tech(藝術科技),「它不是追求一些當今很新的科技,其實它用的科技很簡單,只是用一個鏡頭實時拍攝黑盒……所以我覺得Simon很聰明,他用簡單概念都可以做得很有趣」。
在《黑盒音樂》演出前,還有盧定彰帶來的新作《回響》。盧定彰說,作品的英文名Antiphon是一個傳統的音樂形式,最早期是在崇拜出現,主領會讀經文或唱詩,會眾回應,類似一些call and response(呼叫與回應)的音樂。3組樂手在各自的位置,以不同的速度演奏同一旋律,當音樂在觀眾的左、右、後方一同出現時,便會造成盧定彰形容像crossfading(交叉淡化)的效果。奏起《回響》的同時,觀眾前面的熒幕會出現由香港視覺設計師余穎欣設計的動態圖像。盧定彰說,14個樂手對應熒幕上出現的14個圖像,「它們未必是一隻很完整的公仔……圖像會隨着樂器演奏而產生變化,可能是顏色、形狀、位置等的變化」。他說,這也正是回應《黑盒音樂》,影像和音樂出現錯置,留有玩味。
黑盒音樂
日期:8月16日
時間:晚上8:00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票價:200元
詳情:bit.ly/4lrZ0BF
文: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編輯:鍾卓言
[開眼 數碼跨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