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娛樂場】《南京照相館》 冒死守護大屠殺罪證

【明報專訊】中國電影《南京照相館》由傅若清任監製,《孤注一擲》申奧執導,劉昊然、王傳君、高葉、王驍、楊恩又及原島大地主演,周游特別演出,王真兒友情主演。電影以南京大屠殺期間真實罪證影像為基礎,講述1937年南京城內「吉祥照相館」中普通百姓在日軍屠城背景下,意外發現日軍暴行照片,並冒死守護真相。適逢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片中還原南京大屠殺歷史場景,上月25日在內地上映,票房成績亮麗,近日已突破24億人民幣(約26億港元)。
以小人物視角敘述故事
《南京照相館》以1937年南京戰亂為背景,聚焦吉祥照相館內的7個平民百姓避難的故事,道出在日軍屠城的背景下,主角們面臨「7人只有兩張通行證」的生死選擇題。
1:1還原南京大屠殺歷史場景
困在照相館的阿昌(劉昊然飾)等人為換取兩張保命的通行證,被迫為日軍冲曬照片,卻冲出了日軍屠殺南京百姓的罪證。在目睹同胞遇難的慘况後,他們經歷了內心的糾結與掙扎,最終從單純想活下去,轉變成為了把日軍罪證傳出去而活下去的覺醒與抗爭,冒險協助難民逃離。電影以小人物的視角敘述故事,展現了普通人在戰爭中的生存狀態和心理轉變,打破傳統抗戰電影以戰場或英雄為核心的窠臼。
導演申奧談到創作理念,表示這部電影關注小人物,希望通過幾個跟國家大義不算緊密的小人物視角,展現他們在危難之際發現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突顯「喚醒的力量」。這種從求生到覺醒的內在轉變,是電影最動人的情感核心,他說:「每一場戰爭之下掩藏着無數輿論的紛爭,希望大家能夠從電影中受到啟示,發現歷史背後的真相。」申奧深入研究歷史資料,將日軍罪證照片融入劇情,細節如盜取長城磚、南京城牆磚修建「和平之塔」,揭露日軍文化滅絕的陰謀,增強歷史真實感。電影再現1937年南京城山河破碎的歷史原貌,1:1還原南京大屠殺歷史場景,復刻城牆紋理及街道風貌。
劉昊然:很多對白一說就會哭
劉昊然飾演郵差阿昌,一個從求生到覺醒的平民角色,他表示:「導演申奧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歷史資料,包括日軍拍攝的『親善照』和被禁止公開的屠殺照片。這些資料讓我感受到日軍的虛偽與殘暴,激發了我的創作狀態。」影片通過照相館暗房中的罪證照片,撕開了日軍「日中親善」的虛假宣傳,揭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雙重面孔,一面假意施捨食物、強迫百姓擺拍「友好」照片,一面卻實施「百人斬」等慘無人道的屠殺,並將真實罪證照片蓋上「不許可」印章,妄圖掩蓋真相。
劉昊然稱拍攝時戲中很多對白一說出口,大家就自然會哭。時至今日,大家私底下提到那些對白,仍然會忍不住哭。王傳君早前於宣傳活動中哽咽道:「我為自己的角色感到遺憾,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的鮮血堆砌而成的,我輩當自強。」
《南京照相館》8月28日起優先場,9月4日公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