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精神健康「二級三層應急機制」框架年底推

發佈於

【明報專訊】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年底將推出「二級三層應急機制」框架,識別並支援全港有精神健康問題者。委員會主席兼行會成員林正財昨透露機制詳情,提到第二層將由社福機構向患者提供專業支援。有立法會議員擔心部分機構工作量已飽和,機制「落地」具挑戰,期望政府盡快成立工作小組,並向機構提供足夠資源配套。

首層「全民皆兵」 二層交社福機構

林正財昨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稱,委員會年底將推出「二級三層應急機制」框架。他說全港約有百萬人精神健康出現問題,倘仍跟從傳統模式,即直接轉介病患看精神科醫生,全港僅約400名精神科醫生難以負荷;加上現時社會對轉介服務有顧忌,以往轉介失敗率達七成,認為精神健康問題有必要「分層」處理。

林說在機制下希望做到「全民皆兵」,市民通過簡單培訓,均可向有輕微精神健康問題者伸出援手;相比以往每間社福機構的服務分門別類,近一兩年機構覆蓋面變廣,當中包括精神健康服務,他期望機制下所有社福機構日後都能支援中度精神健康問題者。

議員:機構多工作量飽和 冀予配套

社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管浩鳴認同機制原意,但擔心並非所有前線員工有足夠知識處理精神病患,社福機構尚且能擔起與病患「同行」、公眾教育角色,但若要求所有機構落手處理精神病患,實行或有困難。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認為現時不少精神健康服務機構工作量已飽和,尤其近年接收不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童,一個社工處理40至60宗個案屢見不鮮。他預料機制落實後,每間機構最少承擔多5%至10%個案,認為當局應給予足夠配套。他呼籲政府盡快成立工作小組,半年內提交工作報告審視機制成本,並在一年內推展試驗項目,確保運作暢順。

另外,談到社署上月中起與醫管局數據互通,當發現有領取低收入照顧者津貼者入院,醫管局會通報社署,林正財認為機制有迫切需要擴展。他說現時社署提供各項服務,連同房屋、醫療等,每個案動輒牽涉10至20個部門,建議政府善用部門間數據互通。

社署醫局數據互通逾70個案

勞福局長孫玉菡在另一電台節目稱,機制至今互通70多宗個案,當中兩宗需緊急支援,會盡快擴闊數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