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金管局:銀行對AI網絡安全技能需求增

【明報專訊】繼2020年首份銀行業人才研究報告後,金管局聯同香港銀行公會及香港銀行學會(HKIB)今日發布《2026至2030年未來銀行能力建設》,評估銀行業在未來5年的技能需求和趨勢。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最新研究以調查及收集銀行業界意見為主,並定下「ASCEND」行動計劃後逐步落實工作。他亦提到HKIB於「銀行專業資歷架構」(ECF)的檢討已經正在進行,若最終跟隨該行動計劃執行的話,未來銀行從業員的面貌或會迎來較大改變。
從業員面貌或迎大改變
金管局提出「ASCEND」行動計劃,當中的「E」包括評估並更新ECF(Evaluate the Enhanced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Updates)。ECF為推動銀行業的人才培訓及發展而推出,涵蓋10個專業工作領域,包括金融科技及財富管理等。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政策部)陳羿表示,現具有公信力的銀行從業員ECF培訓課程,已推出一段時間,或有檢討空間。
最新研究有147間銀行參與調查,有93%受訪銀行認為人工智能(AI)相關技能,另分別有77%及61%受訪銀行認為「數據技能」及「網絡安全」,為未來5年三大科技和數據的技能需求。陳羿表示,5年前的研究較多受訪銀行表示於程式編碼(coding)及軟件相關應用的科技有技能需求,是次研究則較多銀行反映於AI方面拓展,以及其相關的數據管理和數碼安全有技能需求。
對於未來5年本港銀行業的展望一項中,有57%受訪銀行認為「樂觀」,另分別有32%及11%受訪銀行,對未來5年發展為「中性」和「有挑戰」。
金管局公布,第二季末的銀行特定分類貸款比率(NPL)為1.97%,與3月底相若,阮國恒提到近期NPL的上升,部分原因為於過去一段長時間,作為計算NPL分母的本港銀行總貸款下跌。至於對於近期匯控(0005)於本港商業房地產撥備引起話題,阮國恒表示,相關撥備成本與經濟周期掛鈎,當經濟周期向下時,預期信貸損失(ECL)則會增加,但他認為重要的是,當銀行計算所有可能承受的營運成本、並於「七除八扣」後其盈利能力仍為穩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