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冷戰後歐洲安全關鍵會晤 歐美各自演繹

【明報專訊】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評論認為,周一(18日)的白宮會晤是冷戰結束以來歐洲安全和西方同盟最關鍵的日子之一,它將考驗特朗普的誠意以及他斡旋烏克蘭和俄羅斯滿意地走出困局的能力。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芬蘭、歐盟、北約7名領袖周一組團到白宮出席美烏峰會,顯示歐洲政壇對這場會晤的重視,但美歐對此事各有不同演繹:《紐約時報》周日引述一名歐洲外交高官指,歐洲領袖「監場」首要避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被公開羞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則否認歐洲領袖為到場為「助陣」澤連斯基,強調他們是「受美方邀請」而來。
美俄上周五舉行峰會後,外界普遍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改變立場,再度偏向俄羅斯。《紐時》引述歐洲外交高官報道,美國的歐洲盟友對「特普會」的結果感到恐慌。該官員又表示,歐洲首要考慮是避免今年2月澤連斯基在白宮跟美方官員鬧翻的場面再出現在電視鏡頭前。路透社則引述烏克蘭國會議員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強調,歐洲領袖陪同澤連斯基在場至為重要,相信特朗普出於尊重會表現得「有所不同」。
跨大西洋同盟受考驗
《紐時》又報道,歐洲領袖到白宮亦為確保跨大西洋同盟保持堅實,指特朗普在美俄峰會後瞬即「轉軚」,接受毋須先停火的條件,已令歐方感到震驚,他們質疑特朗普是否再次被俄羅斯總統普京說服。
(紐約時報/路透社/新華社)
(俄軍侵烏)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特澤會預劃兩界限 促捨克里米亞北約 澤連斯基質疑昔日「安全保證」作用 分歧難解 (2025-08-19)
「安全保證」模糊 烏憂特誤判俄方意圖 (2025-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