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華府擬入股英特爾一成 《晶片法案》補貼或換股權 涉逾百億美元

【明報專訊】特朗普政府擬入股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美:INTC)的消息有新進展。彭博社引述白宮官員及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討論購入陷入困境的英特爾約10%股份,可能使美國政府成為英特爾最大股東。消息稱,美國政府正考慮對英特爾進行的潛在投資,涉及將英特爾根據美國《晶片法案》獲得的部分或全部補貼,轉換為股權。
同時,英特爾亦吸引到軟銀集團(日:9984)的投資,後者周一宣布計劃以每股23美元的價格,購入英特爾價值20億美元的股份,略低於英特爾周一的23.66美元收市價。這筆投資相當於購入英特爾約8700萬股,使其擁有英特爾約2%股權,令軟銀成為英特爾第六大股東。在美國政府出手挽救之際,又迎來科技巨頭的投資,投資者似乎視此為軟銀對英特爾的信任票,推動英特爾昨早段股價急升8%至25.67美元。美股三大指數早段個別發展。
軟銀購英特爾20億美元股份
軟銀去年12月承諾,4年內將為美國項目投資1000億美元,以爭取與特朗普政府建立良好關係。行業分析師指出,額外的投資對英特爾有利,但該公司若要重回正軌,需為其晶片設計及製造業務爭取客戶。英特爾在7月底曾表示,正尋求客戶的大規模訂單,以推進新一代AI晶片的生產,倘無法贏得大客戶,可能會放棄先進製造業務。
英特爾前景未明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初曾公開呼籲罷免英特爾行政總裁陳立武,指其與中國企業的關係「存在嚴重利益衝突」。《華爾街日報》消息稱,陳立武上周一(11日)赴白宮,與特朗普討論了政府入股英特爾的構想,而特朗普亦對陳立武改觀。消息稱,美國政府對英特爾的潛在投資,涉及將《晶片法案》對英特爾的補貼,轉換為股權。美國政府尚未確定對英特爾的潛在股權投資的結構和條款。
白宮發言人拒評論談判細節
根據《晶片法案》,英特爾可望獲得總值109億美元的補貼,用於商業和軍事生產。相關補貼將隨英特爾實現一些發展目標後分期發放。以英特爾目前市值計算,10%股份價值約105億美元,大致相當於補助金額。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拒就談判細節發表評論,僅表示在政府正式宣布前,任何協議都並非正式。
當前的重大問題,是美國政府入股能否重振英特爾的業務。英特爾近年銷售停滯,且持續虧損,難以重拾技術優勢。彭博社指出,特朗普政府尤其關注英特爾在俄亥俄州的建廠計劃。俄亥俄州是美國副總統萬斯的家鄉。英特爾曾承諾將該廠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晶片廠,惟該計劃一再延遲。
彭博社指出,特朗普政府推動收購英特爾股權的計劃,符合白宮近期在重要領域採取更積極的策略,例如美國國防部上月宣布,將以4億美元購入美國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優先股,使國防部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
除入股英特爾之外,有白宮官員還提出政府可能將《晶片法案》對其他晶片商的補貼,變為政府入股的計劃。暫未知這構想是否在政府內部廣受支持。拜登政府2022年通過的《晶片法案》,其中390億美元用於資助在美國建立半導體生產設施的企業。彭博社稱,以《晶片法案》的資金入股英特爾,意味這家晶片製造商獲得的政府資金不一定比預期多,但時間上可能更快。
截至今年1月,英特爾收到22億美元的獎勵,尚未清楚這22億美元會否包含在股權購買。外界暫未知特朗普自今年1月底上台以來,英特爾是否收到額外的補助。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