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基金特區:瑞士百達:美股受惠「AI例外論」 美有望減息 資金料由存款流向股票

【明報專訊】如果說「關稅」是今年上半年投資市場的關鍵詞之一,「基本面」將於下半年的市場關鍵詞名單上佔一席位。瑞士百達資產管理亞洲多元資產投資主管黃思遠預期,下半年投資市場焦點將從宏觀轉向微觀,基本面將成關鍵,並認為與其關注「美國例外論」能否持續,不如着眼於「AI例外論」,更有助於捕捉環球市場的長期增長機遇。
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投資市場,不得不提4月的美國「解放日」,這一日影響了不少投資者年初至今的投資回報。瑞士百達資產管理亞洲區(日本除外)基金分銷主管曾劭科指出,今年4月初美國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引發股市回落,市場回落後不少投資者將資金抽離股市,以香港為例,參考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的數據,於今年4月至5月期間,本港投資者的資金明顯由股票及多元資產流出,轉投債券,以及其他保守投資策略,如貨幣基金,即當環球股市於4月8日開始自低位反彈後,本港投資者的資金仍持續由股票資產流出。
投資焦點料從宏觀轉向微觀
他續表示,回顧各類資產於今年年初至7月底止的表現,期內環球債券的升幅只1%,同期環球股票升幅則達10%,而期內大部分地區股市及行業股均錄升幅,意味不少本港投資者錯過了環球股市自4月8日開展的升幅。
不想錯過下半年的投資機會,黃思遠指出,要留意微觀因素,基於不少宏觀因素已出現變化,下半年微觀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力,較大機會超越宏觀因素,以美國債務問題為例,今年上半年美國有意透過削減政府開支應對,最近此意向明顯已改變,轉為促進經濟增長,期望透過更高的經濟增長,令債務佔經濟增長的比重下降,意味美國經濟已由「排毒」轉向「放題」;又如上半年不少企業業務受關稅影響而癱瘓,而最近不少企業表示有意大幅增加資本開支,顯示市場將進入資本支出激增階段;再加上環球流動性充裕等利好市場的宏觀背景,以及市場上不乏基本面強勁,且兼具長期投資主題的企業選擇,以致下半年微觀因素可望超越宏觀因素。
稱美股處完全估值 非過高
曾劭科補充,目前環球市場仍有不少資金投放於存款及債券,隨着美國下半年有望減息,資金可望由存款及債券流出,而此等流動性很大機會投向股票等風險資產。美股有望續為資金流向的其中一個目標,儘管美股近期屢創新高,估值亦不低。
黃思遠認為,現時美股只是處於完全估值(Full Valuation)的狀况 ,而非過高估值(Overvaluation) ,且市場內部分股份基本面向好,估值具重估空間,更重要的是,美股仍可續受惠於人工智能創新,具「AI例外論」支持,還要留意,最近「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 估值已有所回落。事實上,近年AI創新帶動環球科技股向上,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市場,以致近年美股與MSCI全球科技指數走勢幾近一致(見圖)。
籲勿忽視中資科技股AI潛力
有份負責管理瑞士百達策略收益基金的黃思遠表示,於環球多元資產投資策略方面,相對於傳統的地域配置,更着重以主題作環球配置,目前看重具長期增長潛力的AI主題,認為AI相關股選擇不只於美國市場,不可忽視中資科技股於AI應用方面的潛力,又如韓國及台灣市場中,也有AI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半導體股選擇,並稱以AI主題選股,不只不受限於市場地域,更不受限於科技股,因隨着AI持續發展,其他行業也可受惠,如電力股便可受惠於AI帶動電力需求增加。
他續表示,環球投資市場上,除AI受惠股外,還可留意基本因素持續改善的銀行股,目前美國及不少地區的銀行資本充足,環球資本市場復蘇,亦利好銀行業的收益,今年下半年銀行業不只可受惠於周期性因素,更有望受惠於放寬監管,尤其是美國的銀行業。
劉敬華 明報記者
[基金特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