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筆陣:高才要做「香港人」 /文:陳景祥 發佈於 3 週 前 2025 年 8 月 20 日 By 明報 【明報文章】香港引入人才計劃始於1990年代中,1999年政府推出「輸入優秀人才計劃」,2001年則有「輸入內地專業人才計劃」,目的都是希望從內地或海外輸入有傑出資歷、技能或知識而香港又缺乏的人才,主要是科技和金融業。兩個計劃不計名額,實際輸入人數由市場需求決定。上述兩個計劃,後來都先後終止。其後陸續有不同的輸入人才、專才計劃,名目不同,但性質相近。當時社會上的反對聲音,是擔心政府不斷「引入人才」會造成本地就業市場過度競爭,外來人才(主要來自內地)會搶走本地人飯碗。 相關文章:陳景祥 Up Next 聞風筆動:特首政策組專家獻策 郭基煇倡發「服務消費券」 /文:李先知 不要錯過 筆陣:記仇無關現實政治 平民抗戰毋須鼓動 /文:阮紀宏 繼續閱讀 贊助商 猜你喜歡 筆陣:80年風雲:從被遺忘的盟友到躋身世界強國/文:陳景祥 筆陣:「買水」十問/文:陳景祥 筆陣:「搶人才」是配合國策 不是人口政策 /文:陳景祥 筆陣:伊以戰爭大國博弈 中國扮演什麼角色 /文:陳景祥 筆陣:消費北移、營商大變 政府可以做什麼 /文:陳景祥 筆陣:特馬由合到分 科技霸權冒起/文: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