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辯:黎智英國安法下無尋制裁 官:曾稱不退縮 陳辭謂Live Chat僅「紙上談兵」 被質疑展對內地敵意

發佈於

【明報專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續審,辯方第二天展開結案陳辭。辯方表示,黎智英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再無尋求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行動,否則便是明知而違法;又反駁控方的逾10個例子,稱黎只是「紙上談兵式評論」,黎心中或盼望制裁,但不等於他會提倡。法官質疑黎在其中一集訪談節目聲言,知道跟嘉賓談話或被視為勾結,但他不能退縮,「姑勿論當時黎對法律的理解是否正確,他這樣說有問題,不是嗎?」

贊同美撤港地位 「不做朋友非即敵人」

控方指稱,黎智英在2020年6月30日國安法實施後以不同形式繼續提倡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行動,包括透過助手Mark Simon向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助手表達撤銷香港特殊地位做法正確。辯方昨圍繞國安法實施後的事宜陳辭,稱取消特殊地位僅令雙方關係回復正常,「不做朋友不等於是敵人」。對於控方稱,黎評論美國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總領事館做法聰明,辯方則認為只是就已發生的事評論。

就黎在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言論,法官杜麗冰關注黎曾在其中一集節目稱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台是讓中國融入國際的唯一方式,辯方稱「每個人總有下台的時候」,酒樓和茶餐廳也會出現相同討論,况且黎沒建議習下台。對於控方稱黎在7月的Live Chat預測將有更多制裁出現,藉以呼籲制裁,辯方反駁,即使估計中美會爆發戰爭,也不代表希望兩國開戰。

辯方強調,舉證須達至毫無合理疑點,並以同年9月的另一Live Chat節目為例,引述黎稱「若台灣沉淪,亞太地區就會沉淪」,正是「紙上談兵式的評論」。法官李運騰反問,黎於節目不是對內地展現敵意及提倡結盟對抗中國?辯方回應,法庭應考慮相關言論在該對話的意思,「否則便容易墮入陷阱」;黎面對控罪非常具體,他不是被控「串謀抹黑中國」,與外國勾結未必是唯一合理推論。李官另關注法庭應單獨還是一併考慮Live Chat的證供(見另稿)。

官問辯方是否認為黎7.1起停籲制裁

法官李素蘭問到,辯方是否認為「時針停在7月1日那天」,黎便停止呼籲制裁?辯方確認,重申案中證據能反映這一點,又稱當法例把一些行為刑事化,人們理應避免違法。在法官李運騰追問下,辯方補充,被告是被控串謀「做某些事」,而不是串謀「想做某些事」,黎在國安法後或希望制裁發生,但他得悉尋求制裁的法律後果,故沒這樣做。

辯方就黎的Live Chat內容陳辭期間,法官杜麗冰主動提及黎在11月節目稱知道跟節目嘉賓、以色列前副總理夏蘭斯基談話會有「大麻煩」,因或被視為勾結,但他不能退縮,邀請辯方就此陳辭。其餘兩名法官亦分別指出,證供顯示黎曾向從犯證人陳梓華和時任《蘋果》社長張劍虹提及類似的話,法官李運騰更說黎在節目的言論「不正是反映他的決心?」又言「姑勿論當時他對法律的理解是否正確,說要繼續做便是問題了,不是嗎?」

官:言不退縮展決心 辯:僅顯準備負風險

辯方解釋,黎僅表示即使跟夏蘭斯基談話或被視為勾結,他準備好承受有關風險,黎沒表明打算犯法及跟其他人協議尋求制裁。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HCCC 51/22】

明報記者

(黎智英案)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官質疑「黎與Simon少論政」 稱增「供辭不可信」證據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