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東京】夏日怪談(下)

發佈於

【明報專訊】寫稿時適逢日本的「お盆」(盂蘭節)長假,除了著名的夏日祭典,日本人在這個節日還會做什麼呢?作家小泉八雲在《嘗試解讀日本》(Japan: An Attempt at Interpretation, 1904)一書中曾寫到:「生者之幸取決於死者之福。據信對家庭儀式的疏忽會招來靈魂的惡意,而他們的惡意可能帶來某些厄運。祖先的鬼魂控制着自然——火災、水災、瘟疫與饑荒都是報復的手段,全都掌握在他們手裏。」小泉八雲本名為Lafcadio Hearn,生於希臘並有多國生活經驗的鬼佬,最後卻有了日本名字和國籍,並成為「幽靈」專家。

在小泉八雲看來,要了解日本,必先了解日本人與幽靈的共生關係——例如祭典,是生者為安撫死者而提供的娛樂。「お盆」假期日本人有回鄉祭祖的習慣。上篇講到,人死後會到與現實相反的「彼世」,所以住屋、飲食和娛樂等需求,對鬼魂來說仍是實際的。至於「彼世」在哪兒?就是「在彼方,在那兒」。含糊的說法,不同於「向上」的天堂、「往下」的地獄,它可以是山、海,甚至稻田,總之你看到,卻又遙不可及的,就是「彼世」。遠古以來日本人都相信祖先的鬼魂掌握着操控大自然的力量,所以可以說,在日本人眼中的神明、幽靈、靈魂,本質上是同一種東西。若發生地震、海嘯、瘟疫等等,必定是「鬼魂」作祟。日本人家中常見的佛壇,另有「魂棚」(たまだな)之名,由江戶時代開始普及,每日供奉食物和清酒,是種確保祖先能得到適當照料的方法。

「泛靈論」(animism)是個在日本無處不在的信仰。一個我很喜歡的詞「森羅万象」(しんらばんしょう),英文譯作「everthing」。除了天地山海,一些意想不到的事物——如廁所也有靈魂。旅遊時,我們常常訝異於日本廁所的乾淨程度是癲的。十多年前歌手植村花菜出了首廁所神之歌(《トイレの神様》,2010),當你以為這首歌是讓小朋友學習打掃廁所,其實是建立於更古老、更深層的宗教信仰。我唔洗廁所,是否會發生壞事?對!民間傳說、怪談,基本上都是鬼魂轉變至「靈」,生者沒有照顧好亡者而得不到保佑的故事。

介紹番一個我好喜歡的妖怪「垢嘗」,意思為品嘗污垢的妖,從浴室的骯髒隙縫而生,每晚抱着浴缸,伸出長長的舌頭舐個不停。它無害但惡心,為了讓它消失,人們只好開始打掃浴缸。笑死。日本去除水垢的清潔用品應有盡有,亦是其中一個令日本人最無法接受的「污糟」。鬼魂對人們的影響,可是超乎想像呢。

文:Papaya Fung(喜好是觀察人類。著有繪本touch和漫畫《地獄行》)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阿布扎比】「照」見阿拉伯 (2025-08-22)

【香港】「快」的政策,如何培養「慢」的藝術? (2025-08-22)

【巴黎】Anna Maria Maiolino:我在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