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巴黎】Anna Maria Maiolino:我在

發佈於

【明報專訊】Anna Maria Maiolino 1942年出生於意大利,1954年舉家移居南美,先到委內瑞拉,後定居巴西。語言與文化的不斷轉換成為了她創作的重要背景。正如展覽手冊所寫,這次展覽見證了一位深受遷徙經驗影響的藝術家,其作品成為她確認自身存在的一種方式:「我在」。

展覽於即日起至9月21日在巴黎畢加索博物館(Musée Picasso Paris)舉行,題為「我在」(Je suis là / Estou aqui),透過雕塑、繪畫、攝影與裝置,呈現她自1960年代至今跨越60年的創作軌迹。

在里約熱內盧美術學院受訓時,Anna Maria Maiolino專注於木刻與版畫。1964年軍事政變後,巴西進入長期獨裁統治,藝術逐漸受到審查,而她的早期作品主要以黑白圖像構成。

展覽以Anna Maria Maiolino不同階段的創作為脈絡。第二展廳陳列了一組攝影作品與行為紀錄:舌頭伸出,被剪刀抵住,或是沉默的特寫,直面觀者。這裏還播放着一台沒有聲音的電視,影像卻持續閃爍,與口部的主題互相呼應,令人聯想到語言的隔閡,以及言論被審查的噤聲狀態。

而展覽中最具規模的裝置之一,乃Terra Modelada系列的Em Princípio(1993-2025)。整面牆由大量陶土環狀體覆蓋,手工塑形的作品層層堆疊,向上攀升,形成龐大的裝置。

在最後的展廳,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黃色背景的長方形畫布,屬於Ações Matéricas系列,黑色的筆觸橫貫其上,簡潔而強烈。抬頭望去,牆面高處掛着一張單眼特寫的照片,來自Fotopoemação系列,位置遠高於水平線,彷彿在凝視整個空間。另一側的牆上則排列着數幅較小的作品,像是一份濃縮的清單,回應她不同階段的創作軌迹。

從木刻、攝影,到陶土與畫布,展覽把她的創作串聯在一起。題名「我在」,不止是展覽的宣告,也如同她在這裏留下的痕迹,藝術家未必親身在場,卻依然以那隻凝視的眼,靜靜注視着我們。

是次展覽不算很大,參觀只需約大半小時。適逢龐比度中心正準備閉館,若各位文藝發燒友旅遊巴黎,畢加索博物館將會是個不錯的替代選項。

文:塞納河專業投訴員(一群現居巴黎,愛好法國文史哲、電影和奇聞趣事的怪人)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阿布扎比】「照」見阿拉伯 (2025-08-22)

【香港】「快」的政策,如何培養「慢」的藝術? (2025-08-22)

【東京】夏日怪談(下)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