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筲箕灣蜑家私房菜 水中「黃金」一洗粗菜印象

發佈於

【明報專訊】筲箕灣的東大街,是吃貨們必到的食街,當中有家赫赫有名、已屹立多年的金東大,你以為它賣普通粵菜?非也,實情是昔日名不見經傳的蜑家菜!主理人布有輝為西貢布袋澳蜑家人,將蜑家菜發揚光大,最近餐廳更開設全新高級私房菜品牌,帶來更多傳統與新意兼備的蜑家菜。

蜑家人以艇為家,一直以捕魚、撈蜆為生,相傳中國民間傳說的魚人「盧亭」是其祖先,由北向南發展,在香港亦稱作水上人。據1940年代出版的《疍民的研究》指出,昔日蜑家人地位低微,飽受陸民排擠,至清朝時才被允許上岸居住。布袋澳蜑家人布有輝(輝哥)表示,按布家族譜可追溯至清末,祖先輩主要說蜑家話,整體文化偏低,多不識字。輝哥說自己父母的名字為「布廿九」及「布二十」,均取自出生日期。昔日蜑家人生活貧窮,1970至1980年代漁民陸續上岸謀生。輝哥說他從小已開始打工,6歲起已在親戚海鮮檔幫忙劏魚,之後試過罟網捕魚、製魚餌等粗活。他記得那時水上人依然被標籤為教育水平低,「好多人唔認自己係水上人,但我就坦白」。輝哥從不為水上人身分而羞愧,反而決心要令被忽視的家鄉蜑家菜發揚光大。

海鮮+肉+澱粉質=蜑家菜

1990年輝哥與兄長在東大街開設東大美點小廚,由哥哥主理,主攻漁民客,亦接受他們自來海鮮加工。1994年輝哥全面接手餐廳,改名金東大,並與太太Ada共同經營。最初有賣艇仔粉、燒味,後來再增加點心、小菜等。「有客人知道我是水上人,就叫我做蜑家菜。」

何為蜑家菜?簡單來說就是蜑家婦女煮的家常菜式,「那時男人捕魚,女人在艇尾煮飯,每艇做法都不同」。他昔日幫經營養魚場的哥哥製作魚餌時,接觸很多艇家,嘗到不同主婦的手藝,雖然各有煮法,但蜑家菜有3個核心元素:海鮮、肉和澱粉質。「漁船好似荒島咁,捉到乜海鮮就食乜」;還有生曬海產如鹹魚、蝦乾、吊桶乾。輝哥指漁民上岸後特別想食肉,尤其燒味大受歡迎,澱粉質則有飯、河粉等。調味多為油鹽水煮,偶有蝦醬、豆豉。由於漁民出海日子長,配菜主要為冬菜、菜脯等醃菜。輝哥堅持自家的蜑家菜必須有齊以上元素,並且使用本地新鮮魚獲及漁民的生曬海產。

三寶撈麵展生曬「味」力

憑藉優質魚鮮與海味,經口耳相傳下,吸引許多人慕名來品嘗坊間罕見的蜑家菜。輝哥其後亦開設私房菜,炮製更高級的蜑家菜。最近,金東大特地開設級別更高的「水黃金蜑家私房菜」,水黃金有水中黃金之意,銳意使用花膠、鮑魚等矜貴食材入饌,講求不時不食,打造出更精緻細膩的頂級蜑家菜。裝修雅致的水黃金還設置「花膠牆」展示名貴花膠珍品,非常有氣派。全店不設固定菜單,以嘗味菜單(8位起)為主,提供前菜、主菜、甜品共9道菜不等,所有菜式均由輝哥夫婦主理。

輝哥說最受歡迎是「蜑家三寶金蠔撈麵」。三寶指魚乾、蝦乾和吊桶乾,選用長洲赤米蝦乾、布袋澳魚乾和吊桶乾,連同流浮山16頭金蠔加上老抽和自家葱油蒸煮,之後加入日式拉麵拌勻,最後灑下葱花和灒熟油,鮮味十足,金蠔肉厚無腥味,麵條掛汁,微甜不死鹹。蒸魚亦是他的拿手菜,烹調方法按當日魚獲而定。海膽賽螃蟹則選用西貢養殖的海膽,味道比日本的更濃郁,先用熱油「生爆」定形煮熟,再鋪於嫩滑炒蛋白上,撒葱花,配炸瑤柱絲、炸芥蘭葉。舀一匙羹海膽蛋白放在烘法包或蝦片上,鮮甜十足。

燒鵝釀鮑魚一菜三吃

輝哥亦擅長把燒味與海鮮結合,燒味更全是自家燒製。乳豬蝦春卷以蝦膠、鮮蝦、乳豬脆皮為餡,表面點綴三文魚子,豬皮的甘口提升了蝦肉的鮮味,豐富了食味層次。陳皮燒鴨花膠羹採用12至15年陳皮、自家製燒鴨、鹹水魚花膠,以及熬8至12小時的肉湯,香濃中帶點甘甜。最精彩的是鮑魚燒鵝,鵝以鹽醃製,浸過暖水後上皮水,將蒸過的7頭鮮鮑魚連藥材塞入鵝腔,封口,吊乾和風乾12小時以上後烤製。上桌時堂剪鵝腹,取出鮑魚,充滿儀式感!店員趁熱時切下鵝皮並手撕鵝肉。上桌時變出3種美食——鮑魚、手撕鵝肉配青瓜絲葱絲,還有以餅皮包裹鵝肉、青瓜絲、葱白絲和海鮮醬,並在餅皮放上薄脆鵝皮,吃法儼如北京烤鴨般。鮑魚柔韌散發燒鵝香;鵝肉多汁;用餅皮包裹後則清爽不膩。客人亦可選擇花膠代替鮑魚。

此外,輝哥不時玩轉布袋澳石磨年糕,製作出中西合璧的甜品,例如「法蘭西多士」,以年糕代替麵包,沾蛋液煎香,加牛油煉奶,年糕軟糯帶米香,甚有茶記風味!熟客亦可點金東大的招牌菜——手撕雞拼鴨腿、膏蟹蒸肉餅、砂鍋豬膶炒蜆配煎米粉、蜑家鹹魚鉢、蝦醬吊桶炒時蔬、豉油王瀨尿蝦炒腸粉等。輝哥亦特別推介以鹹魚配紅酒,兩者味道相得益彰。先飲紅酒,再細嚼鹹魚,令口腔充滿鹹魚霉香,紅酒能提升魚的香味。他又謂,現時曹白鹹魚當造,慢火煎脆最美味;喜歡蒸煮則可試薑粒蒸黃祥魚鹹魚,各有千秋。蜑家菜由昔日家常粗菜,蛻變為今日高級私房菜,讓水上人的美食吐氣揚眉。提提大家,現時訂座已排至10月,趁早預約!

水黃金蜑家私房菜

價錢:每位$1500起(8位起,另加一及茶芥)

地址:筲箕灣東大街59至99號東威大廈2至3號舖閣樓

查詢:5129 3338(WhatsApp)

IG:thetreasurehk

文:陳麗斯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email protected]

[趁「熱」食]